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創新,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本質特征和獨有品格。依靠創新,人類擺脫了史前的愚昧時代,邁進文明的門檻;依靠創新,人類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當今世界,創新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動力源,成為民族興旺的助推器。
一、創新:中國共產黨人的永恒命題
中華民族從來都是樂於創新、勇於創新的民族。從燧人取火的傳說到四大發明的貢獻,從“兩彈一星”的問世到神七飛天的壯舉,我們民族創新的腳步,從來都不曾停歇。創新為我們帶來了驕傲與榮光;每一項創新都凝聚著中華兒女的堅韌探索,都提升著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從本質上講,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斷創新的曆史,我們的民族正是因為創新而生生不息,發展壯大。
中國共產黨人把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看成自己發展進步的寶貴經驗。鄧小平同誌向全黨發出號召:“掌握新技術,要善於學習,更要善於創新。”江澤民同誌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胡錦濤同誌指出:“人類正在經曆一場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知識創新迅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步伐。”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十分強調創新對於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著重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十一五”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環節,是保證我國各項事業持久永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快科技進步,關鍵在於自主創新。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作為我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支撐,作為我國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支撐,這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史上還是第一次。它進一步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理論,對於指導我們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曆史的發展昭示我們:一個民族,隻有在不斷創新中,凝聚力才能不斷增強;一個國家,隻有在不斷創新中,生機活力才能不斷煥發;一個政黨,隻有不斷創新,執政能力才能不斷提高。
二、以提高創新思維能力推動創新型黨組織建設
建設創新型黨組織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完善創新體製、發展創新文化、培育創新人才都是不可缺少的。同時,建設創新型黨組織還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努力形成尊崇創新、勇於創新、善於創新的良好氛圍。而對於每個黨員來說,要獲得創新能力,還必須從培育創新性思維做起。
一般地說,創新精神是一種勇於突破已有認識和做法的強烈意識,包括懷疑精神、批判精神、開拓精神、勇擔風險精神、科學求實精神等。有了創新精神,才有創新行為,進而獲得創新能力。在大多數情況下,創新者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創新精神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獲得,既離不開一定的社會條件,也離不開個人的創新性思維。培育創新性思維,往往是創新的起點。
思維是人類獨有的一種精神活動。創新性思維則是一種複雜的思維活動,它具有首創性、獨立性和前瞻性等特點。所謂首創性,就是想前人所未想、想別人所未想;所謂獨立性,就是勇於和善於獨立思考,而不人雲亦雲、唯上唯書,隨大流、跟風走;所謂前瞻性,就是既能適應現實的需要,又能看到未來的發展,就像高手下棋,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四步甚至更多。創新性思維活動的產物,往往是過去沒有或超越了前人的東西。
胡錦濤同誌在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上明確強調,要提高創新思維能力。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組織者和實踐者的中國共產黨人,要切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創造出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工作業績,一時一刻都離不開思維的創新。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鬥堡壘。基層黨組織領導幹部必須切實提高思維創新能力,以更好地使基層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一是不斷學習,用理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領導幹部首先要認真學好黨的基本理論,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科學發展觀。否則,思想就會離開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科學基礎,思維也會偏離正確的政治方向。同時,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新的學科不斷興起,人們對任何實際問題的思考,不僅要具備經濟知識,而且還要具備曆史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律、金融、科技等方麵的知識。注意了解和掌握國內外的最新科學知識,以便開闊眼界,啟發和培養自身的創新思維。
二是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創新還必須以實踐為基礎,離開了實踐,既不能發現真理,更不能發展真理,思維創新也就難以進行。毛澤東曾經倡導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培養了一批能征善戰的軍事指揮人才。鄧小平同誌曾經講過:“摸著石頭過河”,“大膽地闖,大膽地試”,這些話語之中蘊涵著在實踐中創新的深刻道理。各級領導幹部,應當學會用創新的思維指導新的實踐,在創新實踐中推進新的思維。
三是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領導幹部在思維創新的過程中必須掌握現代科學的思維方法。如發散思維,集中思維,逆向思維和順向思維等。其中發散思維是領導思維創新最基本的方法。發散思維是一種推測、想象,朝多種多樣方向變化,“試探”的創新思維過程。它體現了思維的多極性、廣闊性的特點,即思維的“觸角”不是一個,而是幾個、幾十個,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徑與新思想、新知識相通。
四是營造鼓勵領導幹部思維創新的良好社會環境。思維創新,往往表現出偏離社會常規的思想或行為,對於已有的結論、上級的決定、舊的領導意識或觀念必須有所觸犯,有時會被誤認為是越出“常規”的不順者。特別是一些年輕領導的創新思維,可能還會招致“狂妄”之名。因此,我們應當營造一種倡導和支持領導幹部思維創新的社會環境,對各行各業領導幹部創新思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和行為給予及時的宣傳和讚揚。組織部門應善於發現提拔和重用那些具有思維創新、開拓工作新局麵的優秀人才,這必將會激發廣大領導幹部思維創新的熱情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