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義匪(1 / 1)

解放初期,東北土匪流行,也叫跑“胡子”,有大幫的,有名號的,也有小股的,拉個七八個人、幾條破槍就上山,有小綹的,有搶人搶錢、打家劫舍的;也有殺富濟貧的,還有打過小RB鬼子的。常聽姥姥講當年跑“胡子”的許多事情,姥姥家的祖籍是JLLN兩省跨境的一個小山村,那裏的“胡子”鬧得很厲害,打家劫舍的,很多有錢的大戶人家都修個高圍牆,四個角蓋上土炮樓,家裏也養幾條槍,如遇“胡子”來搶也能對抗一陣子。狗一叫,保準就來胡子了。沒錢的莊戶人就隻能關門熄燈,東躲XC起來,村裏有一大戶人家兄弟八個,人人長得五大三粗、仗著人多、精明能幹,兄弟幾個也買了幾條搶,以防“胡子”來搶,果不然一天夜裏來了一夥“胡子”要錢要糧,兄弟八個不給便開火槍戰,槍聲一直打到後半夜,兄弟八個終於寡不敵眾,從後門逃走,隻是老八兄弟被“胡子”綁票抓進山裏去了,家人妻女無犯。後來聽被贖出來的老八講:“他被抓進山後,“胡子”用剃頭刀將他的一隻耳朵割下來用破布包起來讓人給七兄弟送來了,如果給錢就放了老八。”老八的耳朵被割下來大多半,鮮血直流。“胡子”就用烤火的大火盆拿出一個燒紅的鐵釺子往傷口上一烙,立即冒起一股青煙,止住了血,老八疼得嗷嗷直叫,差點昏過去。後來,七兄弟賠給贖金,老八才被釋放回來,除了少隻耳朵外其他毫發無損,在山上幾天吃喝沒耽誤。後來村裏的人看到一隻耳朵的老八提起胡子都不寒而栗。一天夜裏村頭的狗又叫了起來,姥姥一家知道可能又來“胡子”了,這時就聽大街上有人喊:來“胡子”了。姥姥嚇得腿直哆嗦,姥姥家裏很窮,沒什麼錢財,但是隻是把糧食藏起了一些,還在少年的母親臉上抹了一把灰。時間不大就響起了敲門聲,姥姥壯著膽子去開門,進來了七八個帶槍的人,長槍短槍都有,都要帶著狗皮帽子,眼睛遮的嚴嚴的,後來外公聽人說那幾個人裏有“胡子”頭,他挎的槍叫“門匣子”厲害呢。

進來的不凶,告訴姥姥燒火做飯,姥姥不敢怠慢,硬著頭皮給他們做好了飯,那時飯菜很簡單,也就是苞米餅子、碴子粥,缸裏撈的鹹菜頭切一切,有雞蛋給炒盤雞蛋,反正家裏有啥好吃的都得給人家端上來,說點好聽的是求個平安,免得禍害人。飯剛一做好胡子頭就喊“撂方子”姥姥不明白他們的話,其實就是放桌吃飯,那時北方的農戶吃飯時都往炕上放一張短腿的桌子,有長方的,也有正方的,“撂方子”是要在炕上擺放桌子吃飯;“擺順子”是把筷子擺好,筷子不能隨便放在桌子上,要順著桌沿擺放,都是胡子的黑話。有個年齡大一點的“胡子”小聲告訴姥姥就是放桌子吃飯,折騰了大半夜,吃完了飯,一聲黑話就都離去了,毫發未犯。姥姥嚇得手腳都不聽使喚了,慌亂的收著碗筷,突然發現桌子上放著一塊大洋。我們都長大了,姥姥常常叨念著這件事,不停的說:“胡子”裏也有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