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傳說
子夜,皓月當空,繁星密布,涼風習習,輕輕拂過大地,帶走僅餘的暑熱。初秋夜的靜逸祥和之美,在月光的襯托下發揮的淋漓盡致。
月光如燭,漸緩漫散,隴耀群山~
放眼望去,鬱鬱蔥蔥的山巒在月光下隴上一層淡綠薄霧,朦朧中熒光點點,如漫天星辰,浪漫璀璨。
一座小小道觀,獨立其間,別致優雅。
偶有飛鳥低鳴,打破深夜寂靜,卻不突兀,隻覺此情此景,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隨性。
遙望此山脈,相延萬裏,高低起伏,柔和溫婉,猶如名門閨秀,端莊秀雅,不可方物,又如天界神女,橫臥於此,身上綾羅細紗飄忽不定,變幻莫測,長久凝望,更覺心曠神怡,腳浮輕雲般,身暢神馳。
都言上天乃造物之主,變幻無窮,無所不能,觀此山脈,便知其言不假。
溫潤如玉般的秀麗山川至極遠處嘎然而止,畫風突變,三座奇峰橫斷山脈,拔地而起,猶如三把利劍直插雲霄。
光禿禿的崖壁直上直下,千險萬峻,偶有林木伸展而出,卻是那樣的渺小。
若說奇、險、峻、高,天下眾山比比皆是,此三峰便也不足為奇,奇就奇在,頭兩座山峰如孿生子般,竟生的一摸一樣,就連生在崖壁上的林木也相對而生,不差分毫,猶如一麵無形的鏡子將彼此映射而出,隨世人取了一個俗名雙乳峰
雙乳峰終年煙霧繚繞,隻在雨後放晴之時,霧色略淡,或可見飛鳥略過。有眼尖之人偶見雙峰之間似有鐵鏈相連,若有若無,時隱時現,時間久了,便成了傳說或是幻覺!
雙乳峰占盡了奇,餘下險、峻、高便統歸第三峰了。
雙乳峰若是猶如利劍的話,那它不再猶如,是真真的插進了雲霄深處,因為自有此山始,便無人見過山頂在何處!
濃濃霧氣無始無終的環繞下,禽鳥絕跡,不見天日,不管是炎炎夏日暴雨過後,還是森寒嚴冬,狂風暴雪,它,依舊不改容顏,神秘莫測,似乎它處在另一個空間!
於是傳說便口口相傳而來,相傳天帝厭煩人間繁雜不堪,便在此建天梯,率領眾神登天而去!為防凡人通次天梯,便將天梯損毀,附將一座神山壓在天梯石上,並設下封印,任何生靈不得踏足!
凡人為了紀念損毀的天梯,給此山峰取名天山!
大概是因了眾神仙氣的緣故,周圍山脈在日月輪轉之間,越發的鍾敏靈秀!
遙遠的傳說代代相傳,衍生出眾多的版本,在悠悠歲月中,此山不知何時演變成了修道之人得道成仙的捷徑,數不勝數的道家奇才禦法寶而來,繞雙乳峰飛行數周,便向天山衝去,隻是、、數百年來、、、來者有去無回...
.......
.......
他們去了哪裏?是否還活著?無人知曉.......
........
........
三百年一縱而過,一天,一道人出現在人們眼前,形容枯瘦,黑發高梳,腳踏一枝枯木,向雙乳峰徐徐而來,青色道袍拂風輕揚,多日縈繞雙峰飛行,或坐、或仰、或站,盤桓數日,像是在觀察著什麼.....
......
......
第七日.....終是在第七日,禦枯木衝向天山之中.....
、、、消失了、、、和很多人一樣,這位特立獨行的道人消失了,無人記得這位道人、、、、、、、
直至七十年後的一天,人們望見天山的霧氣不再平靜,天際處霧海翻沉,洶湧異常,漸漸成一漩渦狀,極速流轉,如同大海中吞噬無數生命的漩渦,就連附近的空氣都被連帶著扭曲變形,突然一道青光,猶如閃電從漩渦中刺出......
.....一根枯木....漂浮半空
一位道士,悠悠然飄落,輕踏於枯木之上,枯瘦的麵容,深邃的望著漸漸恢複平靜的雲霧,似在思索著什麼......
......
......
青衣凜冽,簌簌有聲、、、、、
.......
.......
眨眼已過七十年,孩童已老矣,而這位道人卻如當年般,依然青衣黑發,仿若隻消失了七天、、、、、
一時間人們遊走相告,山上出了位活神仙、、、、
.......
.......
這位道人在世間做了三件事,準確的說他隻活了三天!但世人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仙人隻是來傳道授業解惑也,既已完成使命,便脫離肉身,駕鶴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