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禮儀之邦傾盡天下(2)(1 / 1)

這隻是一種被一部分人喜歡的音樂表達形式。

聽過《聞說》中“枕蒼煙萬頃星河闊”的壯骨豪情,聽過《白骨哀》中“斟唏噓往事如同烈酒一般,能將思念二字盡數斟滿”的回憶等待,聽過《石楠小劄》中“自認驚歎的橋段終淪為老生常談,給予你全部如病入膏肓一般”的絕望尊嚴,聽過《雙拋橋》中“如果殉情這一詞聽起來太殘忍,他們隻是造訪一座城,城裏隻有兩個人”的生死相隨。

從各種遊戲歌曲、霹靂歌曲填詞翻唱開始,這個最初零散的圈子逐漸形成了特定的古風圈子。

“禮尚往來

舉案齊眉至鬢白

吾老人幼皆親愛

掃徑迎客****開

看我華夏禮儀之邦

仁義滿懷愛無疆

山川疊嶂

萬千氣象

孕一脈子孫炎黃

看我泱泱禮儀大國

君子有為德遠播

江山錯落

人間星火

吐納著千年壯闊”

雍容典雅的唐製漢服,輕輕盤起高髻。

將心中的《禮儀之邦》,隨著古箏,古琴,塤,琵琶,笛子和蕭的配合中展現華夏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的鼓點中的大氣磅礴,和現存四大文明古國的禮儀與氣度。

文明古國,禮儀之邦。

衣冠上國,禮義之邦。

正如《詩》序中寫:“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也如《禮記》中說:“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禮”是製度、規則和一種社會意識觀念;“儀”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是依據“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一套係統而完整的程序。

這不僅是古風圈或者二次元中的禮儀之邦,也是整個華夏的禮儀之邦。

以《禮儀之邦》為“起”之結尾,承之始。

承,起之禮儀,承之文化。

原創,是古風發展的一個重要裏程碑,不管是歌曲方麵的原創還是相關文學作品上的原創。

就像一個不再幼稚的孩子,開始走上獨立之路,不再單純依靠外物來創作,開始有了自己的靈魂,而這種獨創性更是造就了古風的獨特魅力。

不管是千名帶著夢想,揮灑著青春的男孩女孩coser們盛裝演出,古風萌係應有盡有,在愈發專業的二次元賽事中,不斷刷新著新的紀錄,不僅參賽隊伍數量都比往年有所增長,而且參賽團體的水平也節節高升,給二次元人群展示的機會和空間。

還是被邀請二次元CV參與配音,展現作為配音愛好者展現配音人員的實力所在,從二次元的實力派進入主流公眾的視線,更好的普及古風,和其他優秀的文化。

亦或是二次元實力派團體三次元實體公司舉辦了線下音樂會,舉辦巡回歌會,雖然本身盈利不多,但是至少走向了線下演出。

唱曲一首,知一段愛恨與遺憾。

“刀戟聲共絲竹沙啞

誰帶你看城外廝殺

七重紗衣

血濺了白紗。

兵臨城下六軍不發

誰知再見已是

生死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