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祖國麵臨大變革的時代,前無比配,開創將來。
像初升的朝暾,已經望見明耀的光彩,像剛醒的早潮,已經聽見波動的澎湃。
大變革的時代昂首闊步,文藝界怎肯背負。
還是那句話——深入生活,百業之中采精素。
不匆遽,不粗疏,水到渠成動手初。
試想想,二十一世紀的文藝博覽會,將是個怎樣空前的規模。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好詩句,向來傳頌,但是也不妨請教詩翁:您為什麼不“超以象外”,光看廬山幾陣雲霧幾棵鬆?
畫龍的事也可以借用,頭角鱗甲,張爪曲躬,纖屑靡遺,無筆不工,偏偏漏畫了全神集注的雙瞳。
欣賞這樣的畫龍的,大概僅有自名好龍的葉公。
大變革的時代向文藝界招手,嚴肅認真的文藝界誰甘落後?
聽好些有心人欣然傳告,如今已經湧現不少好苗頭。
那麼,二十一世紀的文藝博覽會,雖然不到場,也知道唯今獨有。
1984年12月20日作,刊12月30日《光明日報》,署名葉聖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