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上二了高中,壓力好大,上了高三,壓力更大。父母的期望不能辜負,老師的耳提麵命令我招架不住……父母和老師都對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同學們也在明裏暗裏和我較勁。考完試後,同學們要和我對答案,問分數,再說一些似吹捧似諷刺的話,好難受,卻又不能發火,脾氣變得越來越壞了。我……”

這是一個高中生的心裏話。麵對父母和老師的高期望,麵對同學的競爭和嫉妒,他的應對方式是:壓抑,回避。他惟一的方法就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裏,逃離外界的壓力。

“我的孩子上高中以後,我們之間根本無法溝通,他回到家,除了吃飯,就一頭紮進自己的屋裏。他的學習情況我都必須向老師谘詢,甚至在學校打完架,他都不允許我過問……”

這是一個高中生母親的心裏話。她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也不知道如何改變目前家中的尷尬狀況,隻要一想到這件事,她就唉聲歎氣。

有關專家指出,目前困擾高中生健康成長的主要因素不是學習,也不是環境,而是心理健康。由於高中生心理活動狀態的不穩定、認知結構的不完備、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對社會和家庭的高度依賴等,使得他們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慮,會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如果這些心理障礙得不到及時排除,便會產生不良的反應,很可能影響以後心理的健康發展,甚至會釀成日後難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許多心理學者認為,中學階段是容易滋生心理異常的溫床期。據調查,我國在校高中生中存在異常心理問題的占18.16%,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占4%。加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刻不容緩。

可以這樣說,心理健康是高中生走向現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建功立業的重要條件。作為父母僅僅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業進步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成為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

本書從高中生心理疾病的日常表現人手,幫助高中生和他們的父母們認清這些現象的根源,提供調整和改變的方法。在敘述中融入了大量真實生動的事例,有很強的說服力。

書中告訴我們,每位家長身上都蘊涵著改變孩子命運的神奇力量。當你采用了科學的、合理的教育引導方式時,你就等於給了孩子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