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意識也隨著教育理念的發展變化而不斷進步。
現如今,學生教育是一個係統整體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人們意識到:在這個係統中,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依賴和影響,彼此不可相互替代。
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對學生教育成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如果沒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學校教育根本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師要幫助家長把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樹立起來,引導他們使用家庭教育的科學方法。隻有這樣,家庭教育的積極作用才會顯現出來。
教師和家庭目標一致,分工明確,步調協同,加強合作,教育的最佳效果也就必然會達到。
在目前,學生與家長的心理普遍存在著隔閡,這對孩子的青春期家庭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教師應該引導班上的學生與其父母進行真誠的心靈交流,以便讓家長更好地進行家庭教育,從而對教師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幫助。
對學生,教師可引導他們主動與父母談心;對家長,教師要建議他們放下長輩的“架子”,做孩子的真心朋友。
另外,對於“五四青年節”“十六歲生日主題班會”等特殊日子,教師可以組織活動,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與父母寫信,讓他們進行平等對話。
(1)師長之間應是一種互信互敬的關係。
教師與家長要把自己掌握的有關孩子的信息彼此分享,以便對孩子有一個全麵的了解。
(2)關於家長會,父母雙方都應該參加,這樣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有利的。
(3)家長不能把孩子的分數看得太重。
成績單並不能說明孩子的全部,不能成為討論的中心。
家長平日裏要多關注孩子在書本知識以外的表現。
與優異的學業相比,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感更為重要,因為孩子隻有具有了這樣的素質,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4)隻要是對教育孩子有益的建議,家長都應該虛心接受,不能對孩子的錯誤整天提心吊膽,因為通過錯誤獲得的經驗教訓會讓孩子印象更深刻。
(5)有的家長曾經可能跟學校發生過不愉快,但是家長要拋棄那些不愉快的成見,要尊敬孩子的教師,不能惡意地揣測教師,同時也要對孩子的能力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