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編後記(1 / 1)

對於高校教師而言,教學與科研是其必須具備的基本職業要求,猶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這已經是人所共知的常識,毋庸置疑。然而,在具體的實踐中,要處理好二者的關係,卻並非所設想的那麼簡單。重此輕彼或重彼輕此的現象,在不少學校、不少人身上並不鮮見。前者表現為對教學與科研二者關係的認識偏頗上,後者則表現為對二者的處理方式不妥及後果不良上。

作為一所綜合性大學的外語學院,由於其學科特點以及其他一些原因,與其他學院比起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在學術著作、學術論文的發表數目上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當然,學術著作和論文的發表數量並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單位、一個人科研水平的高低。然而,在我們所處的這樣一個知識大爆炸、信息大傳播的數字化時代,這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衡量標準,也關係到學校和教師的學術聲望。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幸的是,近年來學校和學院領導對外語教師的科研工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采取了切實的措施;結合學科發展和高等院校外語專業教學評估,在政策和經費上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全體教師也進一步提高了從事科研的自覺性,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餘,主動擠時間進行學術研究,撰寫學術論文。本書所收編的就是我院教師近期所撰寫的部分論文,也算是外國語學院的一次科研成果展示。但願這樣一種上下一心、積極進取的可喜局麵能夠長期保持下去,成為一種常態。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各方麵的支持與鼓勵。首先,要感謝學校領導的關心與支持,設立專項經費解決了學院的拮據狀況。其次,要感謝雲南大學出版社施惟達社長和鄧立木、唐誌成編輯,沒有他們的精心編輯,本書是不可能及時付梓的。最後,還要對本書編委會的全體專家表示敬意。正是他們不辭辛苦、不計報酬的工作才使這樣一部涉及多領域、使用多語種的論文集得以順利結集。

編者

2008年6月目錄外國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