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露正在吃橙子,桌上還有幾個,趙嵐朝她喊道:“王雨露,我正好沒吃晚飯,你給我個橙子吧,謝謝啦。”
鄭思雅說:“空腹吃水果不好吧。”
此話有理,橙子完全不能解餓。趙嵐好奇地問鄭思雅:“你還是每天都不吃晚飯嗎?”
“是的,我不吃晚飯。”
她居然還如此健康地活著,真厲害。
正巧,晚自習時馮總也聊到這個話題:“錢晨生病了,請了幾天假,醫生說主要原因是她經常不吃晚飯。可能有些女生的確是每天隻吃兩頓飯,至於原因,這裏就不過多討論了。”
男生們笑了一聲。
馮總說:“還是健康第一啊,每天三餐盡量保證。另外,高一結束的時候你們就要文理分科了,希望大家慎重考慮。有的同學說:打死我也不選文科。這個想法太偏激了,以前有不少學生,他們感覺物理、化學、生物都很吃力,最後通過讀文科緩解了壓力,調整到良好的學習狀態。
“如果選文科,那高二每個星期理、化、生的課就變得很少。如果選理科,那政、史、地的課就變得很少。但是,不管你選文科還是理科,另外那三門課都不要荒廢。
“要是你選了理科,然後完全不學政、史、地,那等以後別人隨便問你什麼政治常識、曆史常識,你都不知道,這可很丟麵子咧。如果你選了文科,完全不學理、化、生,那我告訴你,你將會失去很多東西,你的思維體係都會有欠缺。平時政治、曆史、地理的課都聽一聽咧,作業你要是會做就做一做,要是不會做……”
大家笑了。地理作業還真難,每次那8道選擇題裏趙嵐都要錯五六道,還有一兩道是猜的,實在糾結。鄭武小聲問趙嵐:“趙嵐,你想讀文科還是理科?”
“我沒想好。”趙嵐一定要拖延到最後一刻再做決定,因為一旦做了決定就意味著要丟棄三門課,他有些不忍心,戀戀不舍,就好像那三門課跟他都是兄弟似的。
周二的英語課上,楊老師說:“每次我看到Jack的英語周記,就感覺他是個憂鬱的文藝青年。”
大家笑了。
“然而我昨天在籃球場上見到他,才發現他原來也有剛猛的一麵。哎,你們班有哪些人比較喜愛文藝啊?”
吳付叫道:“作家!”
這裏的‘作家’是指蔣清鄉,他始終對文學保持高度熱愛。楊老師好奇地說:“作家?我以為大家喜歡把那種成天坐著不動的人稱為‘坐家’,把那種整天趴在桌上睡覺的人稱為‘覺皇’。”
趙嵐笑道:“覺皇?好奇特的稱呼啊。”
楊老師說:“昨天14班有人受傷了。你們還是要注意,盡量避免衝撞,不要受傷。不過,有人說,傷疤是男人的勳章!A-scar-is-a-medal-of-a-man.所以男孩子受點傷也沒什麼。接下來我們要和16班比賽了,他們班不就是有個差點進了CBA的人嘛,也沒啥大不了的,我覺得我們班非常團結,一定能戰勝他們。”
鄭武驚訝地說:“他們班還有個差點進了CBA的人?這是什麼情況啊!”
趙嵐附和道:“對啊,這實力不均衡啊。”
楊老師說:“有些人在議論21班會不會被拆,甚至還有某些謠言在流傳。我跟大家說,這主要看成績,期末考完才知道結果。我相信我們班不會被拆的!”
大夥都默默地望著她。她言歸正傳,開始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