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湟水邊上,我拍了一張靜物。就是咱們複原的那隻彩陶罐。它可惜是碎的,像生活一樣。
——張承誌《北方的河》
化學課上,蔣老師在粉筆盒裏挑挑揀揀,終於挑出一隻讓他滿意的黃色粉筆。有些老師實在挑剔,太短的粉筆不想用,太長的又要撇成兩半來用,隻有半根手指長的粉筆最受歡迎。他說:“該弄一盒新粉筆來了,這是班長負責的吧?”
褚光良答道:“是的,我。”
蔣老師說:“哎,我記得化學課代表王珊珊也是21班的班長吧?你負責幹什麼啊?”
這話裏帶有些責備的意味,王珊珊答道:“我負責除了粉筆盒以外的事情。”
大家笑了。蔣老師歎道:“好一張利嘴!好啦,我們先來總結一下高中化學裏的高溫反應。”
孫堂明覺得奇怪,問:“高中化學的反應我們還沒學完吧?”
蔣老師笑道:“基本學完啦。我告訴你們,期中考試之後我們學結構化學,就是原子的構造、晶體的結構那些東西,幾乎不學新的反應。高二上學期學的是熱化學、化學平衡和電化學,也幾乎不學新反應。高二下學期就學有機化學。”
孫堂明問:“那高三呢?”
蔣老師又笑了:“哈哈,你高三還打算上新課呢?高三這一年就是用來複習的啊,把高一、高二的東西重學一遍!你沒聽說高三的都在搞什麼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複習嗎?”
趙嵐還真沒聽說過,特別吃驚,嘀咕著:“整整一年都用來複習?這有點荒廢光陰啊。”
大家也挺吃驚。蔣老師說:“其實啊,學的東西再多,如果沒學透,一知半解,那根本沒用!我們年級不是有幾個理科實驗班嗎,他們平時課堂進度跑得飛快,還補充了很多知識,但是基礎沒打牢,那高三的時候肯定很痛苦。隻有經常總結反思,反複操練,才能學紮實。”
趙嵐又嘀咕著:“什麼是有機化學啊?”
韓建業嘲諷道:“你這都不知道?有機化學就是研究有機物的化學啊。”
這概括得也太簡潔了。蔣老師說:“做事情要有條理,分門別類,清清楚楚。我們總結高溫反應就可以分類來寫,大體分成四類,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其他類型。為啥我不直接說第四類是複分解反應?因為有些反應比較特別,不能這樣歸類。你們來說幾個高溫下的置換反應吧。”
鄭武搶答道:“鋁熱反應。”
“對!鋁跟三氧化二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氧化鋁。我不會讓你們做這個實驗,高溫反應都不會讓你們做,因為反應太劇烈,不安全,怕傷著你們這些金枝玉葉。鋁熱反應真是太激烈了,能把金屬熔化,所以廣泛用於焊接鋼軌、搶險工作,甚至能用來做燃燒彈,可以熔穿裝甲。”
大家驚歎一聲。蔣老師寫了半個黑板的高溫反應,趙嵐抄筆記抄得右手發麻,叫苦不迭。另外半塊黑板蔣老師就用來總結元素周期律,他拿出一張很大的元素周期表,像一塊大桌布似的。他用吸鐵石把它掛在黑板上,然後對著這張大表指指點點。
“元素周期表從左向右、從下向上,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反過來,從右向左、從上向下,金屬性逐漸增強。同學們,期中考試的時候,發放化學試卷之前會先發草稿紙,你們一拿到草稿紙就趕快畫元素周期表!這也不算作弊,但能為你做元素推斷題節約時間。”
韓建業笑了,低聲說:“老師這不是在教我們投機取巧嘛。”
蔣老師接著講道:“做實驗題和無機推斷題的時候,你們就想,我們這學期學的是氧族和氮族元素嘛,那你首先就要去猜跟硫和氮相關的物質啊!題目裏說到某種酸,那很可能就是硫酸、亞硫酸或者硝酸、亞硝酸,你別想偏了。”
華楠雨哀歎一聲:“唉,好討厭推斷題啊,我總是推不出來,死死地卡在那裏。”
蔣老師規勸道:“要考的概念和知識點很多,你們一定要多讀課本,要用心讀!”
趙嵐有些恐慌,化學課本他永遠看不進去,雖說課本真的是用中文寫的,而且是用白話文寫的,但他覺得跟《易經》一樣玄妙,看著看著就神遊天外了,那麼繁雜的知識點像是千百隻蚊子在叮他。
這幾周的數學考試都挺難,讓大家對數列和不等式產生深深的敬畏,今天下午的數學考卷在晚自習時就已發放,趙嵐看著自己79分的卷子,暗自神傷。褚光良在22班有個初中同學,幾乎是光頭,自習結束後那位光頭同學就跑來閑聊,其實是來吹牛的,他興奮地問褚光良:“你這次數學考了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