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當時惘然(三)(1 / 3)

數學考完後,一群男生被叫去當搬運工,搬來十幾摞新課本和練習冊,像在搞清倉甩賣一樣。這些書一發下來,在趙嵐桌上就堆成了一座塔,他打算把上學期的課本全部丟到寢室,減輕庫存壓力。和以往一樣,隻有數學《紅對勾》的答案被收走,馮總堅持著親自批改作業的優良傳統。其他各科作業的答案都留在大家手上,而且答案還挺詳細,趙嵐對其產生了嚴重依戀,就指望這些詳解答案來教他做化學題了。

這學期的課表和上學期相比變化不大,像一個整了容的老朋友,神韻未變。

趙嵐隨手翻著新課本,當他翻開《語文讀本·人生的智慧》時,驚叫道:“哇,這裏麵居然有《趙氏孤兒》!”他充分暴露了自己的孤陋寡聞,直到這時他才知道那部電影是根據元代戲劇改編的。這戲劇得到的評價相當高,與《竇娥冤》、《長生殿》、《桃花扇》並稱中國古典四大悲劇。

韓建業笑道:“你那麼吃驚幹什麼!紀君祥寫得很好啊,把這戲劇選到語文讀本裏來有錯嗎?哎,這讀本裏還節選了《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劇本。”

接下來的語文寒假作業檢測有些奇葩,老師們把作業裏那些題目直接剪了下來,東拚西湊地貼在一起,組成一張試卷,然後複印上千份,發給全年級同學。這題量太大,排版淩亂,像一張印刷錯誤的廢報紙。當然,這需要諒解,畢竟剛才的數學考試隻有14道題,雖然要打印很多公式,但總字數小於一千字,老師們尚有耐心去敲鍵盤,認真排版;然而這張語文試卷有五六千字,老師們顯然不應逐字輸入、荒廢光陰,所以直接剪下題目貼在一起乃明智之舉。

文言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題趙嵐都沒時間細看文章,隻能憑記憶直接把答案默寫一遍。這不像是語文考試,簡直就是記憶力測驗。韓建業低聲罵道:“題目好多啊,鬼才寫的完!”

趙嵐終究是寫完了,這說明他的手速不慢,記憶力良好。

第二天接著進行物理、化學、生物、英語的寒假作業檢測。物理考試時趙嵐方寸大亂,他發覺自己把學的東西忘了一半,甚至連圓周運動的公式都忘了,一直在琢磨向心加速度到底是角速度的平方乘以半徑,還是角速度乘以半徑的平方。那些物理概念實在是薄情寡義,你稍微疏遠他們幾天,它們就翻臉不認人,像玩捉迷藏一樣躲得遠遠的,任你苦思冥想,尋尋覓覓,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始終弄不明白。

尤老師說得對,物理真應該每天堅持操練,就像兵器要經常打磨修理,要不然它就鏽了壞了。三天不練,醜態畢現。

各科考完後,馮總走進教室,說:“寒假結束了,大家也該把心收回來了。那個數學試卷我改完了,有的同學做得很好,有的同學做得很糟。我以前帶的一個班上,有個學生,他整本數學寒假作業全都沒做,我問他為什麼,他說:那本作業前麵的題太簡單了,我一看就會做;後麵的題太難了,我一看就不會做。”

大家一齊笑了。這學生也真是瀟灑。

“事實上,即使是很簡單的題目,可能也隱含了你沒注意到的問題,你未必能做對。即使是很難的題,隻要你認真思考,也許就能得到思路,最後也能做好。有的同學寒假作業沒認真做,結果這次考試考得還不錯;也有的同學認真做了作業,但是這次考得不好。那是不是說,做寒假作業沒用?不是這樣的!隻要你認真做了,肯定會有收獲,即使你現在沒感覺出來。”

趙嵐覺得馮總這話和他們寒假作業的前言裏的一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句話是:學習是個長期持續的過程,任何中斷此過程的行為,都將使人為之付出代價。

這句話似乎就是非常鄭重地告訴大家要認真做寒假作業,以此促進寒假作業銷量的增加。

在新學期的第一堂語文課,沈老師打開她的PPT,PPT冒出一個林黛玉來。沈老師說:“我們現在開始學習語文必修3的第1課《林黛玉進賈府》。大家對《紅樓夢》應該不陌生吧?它被稱為四大名著之首,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曹雪芹寫這本書時可謂嘔心瀝血,‘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有人說: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我先問問,讀過原著的有多少人?請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