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秋意正濃(六)(2 / 3)

這體現了新人的兩個特點,一是特別認真,細致到每個毛孔;二是缺少經驗,難以得到認同。曾經有段相聲說:孔子教導我們,“學而時習之”,所以,我們不僅要學習,還要實習。這是利用了“時”和“實”的諧音,不過實習的確不可或缺,於是學校就成了實習老師的練兵場,講台前多了一張張活力四射的新鮮麵孔。

下課後,一陣碗勺碰撞聲響起,同學們背上書包,帶著餐具來到藝術教室,早已做好向食堂衝鋒的準備。藝術課放在上午最後一節顯得很體貼,因為音樂教室離食堂更近。上課後,音樂老師給大家介紹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以她一貫的風格,老師還是介紹了曲子的來龍去脈,發表了幾句精辟的點評。而後開始播放全曲,隨著音樂的推進,她先後在黑板上寫下“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這些大標題以及“抗婚”、“樓台會”、“投墳”、“化蝶”這些小標題。

李潛旬偷偷地在補寫語文周記。坐在他身邊的朱木同問道:“你的周記還沒寫啊?”

“是啊,感覺周末作業好多。”

朱木同說:“嗬嗬,作業毫無預兆地就變多了。”

趙嵐心想,原來還可以今天再補寫周記,他真是失策,昨天晚上居然還冒著被扣分的危險在廁所裏寫周記。

曲子中間有一部分特別激昂,朱木同笑道:“小提琴抽瘋了!”

不過這曲子的確值得靜靜地聽下去。大家默默地聽完了全曲。趙嵐相信,也許老師講的東西他都會忘記,但他以後一定會記得,在某一個平靜的上午,他呆呆地看著黑板中央的“梁祝”二字以及下麵幾行工整的板書,聽著那首連樂盲都會覺得動聽的曲子,入了迷。

下午的班會課由王珊珊主持。因為沒人主動申請主持班會,班長隻能臨危受命。今年是學校建校60周年,王珊珊就像招生宣傳的老師一樣用PPT介紹了學校概況,展示了幾位知名校友的風采。

周老師在一旁觀看,感歎道:“哎,這幾位名人都是你們高中畢業的呀?”

周老師挺熱情,在班會快結束時,她說:“下次班會我想給大家講講關於時間管理的知識。我記得是要把時間按緊急程度和重要程度分成四個級別,我到時候也做一份PPT,引用幾個例子,介紹介紹。”

主動申請主持班會的居然是實習老師,大家都羞愧難當。

這時,馮總走進了教室,說:“今年學校會舉行建校60周年校慶大會,要招募一些誌願者,在校慶大會當天負責接待校友。星期三下午第三節課有一場宣講會,大家到時候一起去多功能報告廳,有意願的就報名。”

“另外,我們教室有時晚上窗戶沒有全都鎖上,甚至某天晚上連門都沒鎖,我們班因此受到了批評。每天晚自習結束的時候坐在窗邊的同學要自覺關上窗戶。

“小趙,你監督一下,確保晚上放學以後門窗都鎖好了。”

趙嵐答應了一聲。他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在晚自習結束後接著做一會兒作業,10點20分再走,那時大家都已離開教室,也方便他確認門窗是否鎖好。多爭取了20分鍾自習時間,他很佩服自己的機敏。

於是,今天晚自習結束時,同學們熱熱鬧鬧地離去,趙嵐則安安心心地寫作業,不動如山。馮總走進來,催促大家快些離開,同時提醒坐在窗邊的人鎖好窗戶。

馮總見趙嵐一直坐著,說:“小趙,你也快點回去吧。”

“我留到最後,檢查門窗是不是鎖好了。”這可是個非常正當的理由。

馮總說:“好,一定要全都鎖上。”

10點15分,隻剩趙嵐一人留在這兒了。他看著這燈光明亮的教室,靜靜地擺著幾十張桌椅,不算寬敞,但是它承載著多麼厚重的一段歲月。他見窗戶都已鎖好,就關上燈,鎖上門。十分鍾前,教學樓裏還無比喧嘩,現在就寂靜得如同孤島。樓道的燈光略顯昏暗,趙嵐慢慢走下樓梯,心裏也像燈光一樣有些陰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