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回到房間某良百無聊賴,不知道自己將去向何處,從很小他就深知自己將不得善終,一種可能是死在路上,一種可能是從某個高處落下,沒有全屍,他對於未來的設想充滿無奈而宿命的悲觀,但所謂人就是矛盾體,他在大麵積的悲觀情緒上點綴著數不清的樂觀,他善對周遭一切,盡一切努力使自己快樂,當有挫折的時候也會隻難而退或者說戰略性改變自己。此刻他想起了韓曼。

就像遊戲一樣他與韓曼的相識,令他至今甜蜜不已,而曆史的韓曼與現實的韓曼已然幻化為兩個不同的實體,令某良心神交瘁。那是中學時代的一次旅行,他高三,韓曼初三,之後某良進入了大學,也就是他大四的時候,韓曼在另一所BJ的高校讀大一,某良為此痛下決心報考此校研究生,上天也有無聊的時候,於是此事終於如願。

某良無法忘記他與韓曼的初次交遇,但更令他無法忘記的是當他千山萬水費盡周折考到這所學校並再次找到韓曼時他的冷漠。那是一個夏末的夜晚,韓曼內心從大一升入大二的激動還未完全消退。她的提前返校為某良與她的再次遇見提供了更大機會,學校還沒什麼人,某良在學校外閑轉,因為他自暑假起就一直在學校附近,按照他的邏輯,很多喜歡學習的孩子暑假是不回家的,很多不喜歡學習但是喜歡玩耍的孩子暑假也是不回家的,隻有那些既不喜歡學習又不喜歡玩耍基本上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孩子才喜歡回家,他們回家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該去哪裏,在假期結束的時候他看到校車裏走出韓曼和一堆各種各樣的學生,他不知道該怎麼定義,或者按照剛才的理論怎麼套架這個女人。潛意識告訴他如果這次錯過機會以後就不會再有進展,於是他提著一堆剛從超市帶出來的吃的走上前。

某良認為世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搭訕與被搭訕的事情,他以此鼓勵自己不要覺得難過,是的他為不能與自己的對象萍水相逢同時投機而是自己主動追尋而感到遺憾,甚至對這個女人表示懷疑,他不認可任何一種強加的關係,同樣對於任何一種關係的開始狀態他保持浪漫的完美主義,否則老年回憶起來會對這一情節感到難以啟齒,某良矛盾著,在這種心理基礎上你也許能理解為什麼他覺得如果第一次接觸沒有進展的話他會放棄所有努力。

實際上當時的情況比想象中糟糕,韓曼作為一個有了一定經驗的女大學生明顯對年紀大的異性陌生人已經有了防備,同時她難以以致某種興奮,這都不是某良所期望的,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稍加提醒她可以迅速回憶起五年前的夏日旅行並立刻把自己當故友,他失敗了,雖然韓曼沒有顯示出一般漂亮女孩子對陌生人的那種傲慢和冷漠,她也認真地回憶自己曾經是否有過一次夏日旅行尤其是五年前,她的回答也自然而誠懇,她搖搖頭表示可能你認錯人了,輪到某良表示驚訝,他隻好說祝你新學期愉快,有機會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