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緩解來自瑣事的壓力(4)(2 / 3)

心理診治

自尊心人皆有之,而要麵子則是自尊心的最具體表現。一個人不可能不要麵子,但又不能夠死要麵子。死要麵子的人卻往往會真正丟了麵子。麵子當然不能不要,一個一點麵子也不要的人,恐怕自尊心也不複存在。關鍵的問題是要搞清怎樣做才算不丟麵子。什麼麵子可以丟,什麼樣的麵子應當保。

出於虛榮的麵子應當丟,有關人格的麵子需要保,不保何以處世?而保的辦法則在實事求是。事實俱在,曲直分明,麵子不保亦在;嘩眾取寵、裝腔作勢,麵子雖保亦失。“麵子”是人心理上的沉重包袱,看似薄薄的情麵,其實質則有令人難堪的苦衷。

“麵子”是社會劇變的晴雨表。在商品經濟的社會中,人類社會在不斷分化,貧富差距在不斷加大,許多人在社會劇變中失去了自我價值的判斷,他們的心理遭到極大的扭曲,因此隻有借助於虛榮來滿足自己的麵子和虛心。有些人即使債台高築,也要揮金如土,與他人比吃上、穿、用、比收入,有錢的人比轎車、比住房、比待遇、比職級……操辦紅白喜事時,講排場、擺闊氣,在住房裝修中,比豪華氣派,在生活消費中,大手大腳,借貸消費,其目的都是吸引他人將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虛榮的情緒與他人的反應息息相關,他人反應的變化會使虛榮的情緒迅速相應調整。從小處說“麵子”所帶來的虛榮心腐蝕了人的正常心理,破壞了人的健康情緒,成為了人們性格中的一個毒瘤。

在人際交往中,有一種被稱為競賽型交往的待人方式,這種方式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隻是在為不同的目的而得到某種利益時,它就產生不同的結果了。當它被善意使用時,會產生激動和向上的動力;當它被惡意使用時,就可能使人際關係變得疏離,甚至給雙方造成無法跨越的鴻溝。

不過,隻有少數人意識到這是心理上的競賽,而大多數人都是在無意中被卷入到這種心理競賽之中。通常一方沒能感覺對方言語背後隱藏著的另一個信息,誤入了對方設下的陷阱。應該提醒的是,問題的關鍵是你能否及時覺察。因為隻有當你聽出對方話中的另一層含義,看清對方想要得到什麼利益,想要達到什麼目的,你就知道該怎麼應付了。比如,有人想通過心理上的競賽來挑起你的憤怒和厭惡感,你就可以采取避開的做法,不讓這種心理上的競賽繼續下去,也就是采用對方所不期望的方法來化解。具體來說,假如對方有意向你轉達別人對你不好的評價,而你也看出對方是想要用這種心理上的競賽使你生氣,那麼你就應該采取相反的做法,用寬容、忍讓的高姿態給予回應。當然,如果對方所要達到的目的是好的,比如他想在這次的心理競賽中得到你的安慰和鼓勵,你就應該采用他所期待的方法來對待他,帶給他安慰和鼓勵,滿足他的需要。

因為有麵子的人可以獲得他人的喜歡、尊敬、信任、友誼,成為結交吸引他人的一種條件,成為滿足自尊需、要交際需要的重要手段;因為有麵子的人可以獲得他人的讚揚、羨慕、敬重等,滿足自己的榮譽感;有麵子的人說話有人聽,行為有人模仿,他們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和感染力。麵子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似乎很輕,其實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