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是誰托起了光芒四射的喬布斯(1)(1 / 3)

沒有誰會懷疑喬布斯的偉大,作為蘋果的CEO,天才般的喬布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吃驚的奇跡。在他的手上,蘋果公司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一躍而成為了當今世界上的高科技巨無霸。然而,我們也應該知道,僅憑一人之力是無法創造出一個偉大的事業來的,因為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也畢竟是有限的。如果喬布斯身後沒有一個能為他建言獻策的團隊的話,喬布斯的偉大就會減半,蘋果公司的成就也將會減半。可以說,正是喬布斯身後那個優秀的團隊托起了光芒四射的喬布斯。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

如今一提到蘋果公司,人們自然會想到大名鼎鼎的喬布斯,其實在剛開始時,蘋果公司並不是由喬布斯一人創建的。和喬布斯一起創建蘋果公司還有一個名叫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的人。沃茲在當時的圈裏名氣很大,有人甚至稱他為“矽穀天才”。

沃茲和喬布斯很早就認識了,兩人是在一個遊泳俱樂部結識的,沃茲比喬布斯大四歲。

1968年,13歲的喬布斯跟著一個朋友去這個朋友的表哥家看他表哥製作電腦。這是喬布斯生平第一次接觸電腦。這個製作人就是沃茲。沃茲生性不愛講話,不知道該如何給這個小朋友講解機器的原理。從此喬布斯便迷上電子學,後來在一個朋友的推薦下,喬布斯加入了一個技術交流俱樂部。

在此期間,喬布斯和沃茲漸漸熟悉了起來,成了親密的朋友。他們常常在一起製作一些電子新玩意兒,還一起到斯坦福大學的圖書館查閱資料。沃茲雖然不善言談,但他的技術卻十分高超。在技術領域,喬布斯一直認為沃茲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電腦天才。

時間到了1974年,喬布斯選擇了一家電玩公司為其打工,而沃茲已經成為了惠普的工程師。雖然兩人不在同一公司上班,但他們依舊利用業餘時間在一起鼓搗新玩意兒。在這段時間裏,沃茲憑借著他天才的設計能力,成功地設計出了一台完整的個人電腦。

商業嗅覺靈敏的喬布斯立馬嗅到了這台電腦的商業價值,於是他和沃茲達成了一項協議:喬布斯負責電腦製作,沃茲則把他在惠普的工資拿出來平分。就這樣,兩人利用晚上的時間一起開發程序和製作硬件,沃茲負責製作電路板,喬布斯負責在白天進行銷售。

可以說,此時的沃茲和喬布斯已經開啟了個人電腦時代。此時的喬布斯和沃茲對於蘋果的未來充滿了信心,為了讓蘋果公司迅速在業內占有一席之地,他們決定立即研發一款樣機。這個重擔自然而然就落到了沃茲的身上。沃茲自己似乎也感覺到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如果能夠獲得成功,將會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壯舉。

1975年3月,沃茲受邀參加一個叫“自製電腦俱樂部”的聚會。這次聚會對於沃茲來說可謂是意義重大。在這次聚會上,沃茲獲得了一份仿英特爾8008微處理器的技術規格文件,受這份文件的啟發,沃茲最終決定自行研製電腦。

看著這份文件,沃茲興奮得不得了,當晚就在紙上畫了一份蘋果一號的設計草圖。後來他把這幅草圖拿給俱樂部的成員進行討論,在得到別人的認可後,他便開始利用下班時間在惠普的辦公室組裝蘋果一號。

當時的電腦打開電源後,會有半小時沒有動作,基於他在惠普研發計算器的經驗(計算器一開機就必須進入待機狀態準備接受算數指令),沃茲在隻讀內存寫了一支輪詢監控程式方便電腦與周邊設備(鍵盤)溝通,經過一番故障排除測試後,1975年6月29日的晚上10點鍾,蘋果一號的屏幕上顯示出鍵盤所輸入的字符。伴隨著蘋果一號的誕生,個人電腦曆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當沃茲將這個消息告訴給喬布斯時,喬布斯興奮不已。隨後他便向沃茲提議開設公司販售印刷電路板,在得到沃茲的同意後,兩人於1976年4月1日正式成立了蘋果電腦公司。

公司成立之後,沃茲研製的蘋果一號很快受到了一位商家的青睞,經過協商,該商家向蘋果公司下了訂單。結果在這年年底,蘋果一號就賣出了150部,為公司贏得了進8萬美元的收入。

蘋果一號的大功告成更增加了沃茲繼續研製的熱情和信心,很快他就開始著手蘋果二號的設計了。經過近一年的研製,1976年8月,蘋果二號的電路板正式出爐。1977年1月蘋果二號在舊金山舉行的西岸電腦展中正式亮相。這款蘋果機一亮相就吸引了眾多買家的眼球,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就賣出了300台,此後銷量屢創新高。

從1978年到1979年,蘋果二號的銷售量一路走高,從每個月一千部上升到了一萬部。隨著蘋果二號的橫空出世,蘋果公司也迅速在業內嶄露頭角。公司的發展呈現出一片大好的景象。為了進一步募集資金,擴大公司的規模,喬布斯和沃茲經商議,決定於1980年12月12日,正式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460萬發行流通股緊緊用了一個小時就銷售一空,這使得蘋果公司成為了自20世紀50年代福特汽車公司上市以來超額認購最多的一次首度公開發行股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