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好將軍,好皇帝(1 / 1)

若葉一坐就是兩個月,才勉勉強強看完了這兩部分經文。說起來,這內容充其量也就兩頁紙,但是其中的內容太過深奧,足足花了若葉兩個月的時間。

看完之後,若葉發現,經文明顯的未完結,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沒有。

這部經文的奧義是他如今的修為無論如何不能悟透的,隻能看懂其中的最簡單的部分。單是這最簡單的部分,也使他受益良多。

這兩個月中,隨著經文的深研,若葉的神台不斷穩固、夯實,上麵的浮雕更加地清晰、傳神。神台穩固了。

虛無告誡他沒到神靈境先不要出去,所以,他打算先看看這裏,尋找突破的契機。

若葉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忽然,他發現了一座城。

若葉走進去,發現這裏並無修士,全部是普通人。市井中充滿的紅塵的喧囂,叫賣聲不絕於耳。

若葉微微皺眉,這種環境他有些不適。無論是之前山村中,還是後來的學院,都沒有這種煩人的聲音。

待了一段時間後,若葉才知道這是一個小國家,並無修士。

若葉修行了幾個月無果,城池不大也不小,卻沒有一個修士,甚至都沒聽說過修行。

若葉嚐試出去,卻無論如何也尋不到出去的路。虛無也不曾來尋他。

他無法出去,過了十年,修行還是未有寸進。他在這裏安了身。

後來,發生了戰爭,他作為青壯年,被抽調為兵卒。

都是兩個差不多大的小國家,勢均力敵。兩國都絞盡腦汁吞並對方。

若葉參軍後,軍功顯著,一路提拔,直到成為國家的將軍。

這場戰爭持續了十多年,在若葉當上將軍之後,兵敗幾次後經驗迅速積累,他想起了在修下三界第一關與人對練時,他與父親的談話中,父親告訴她的軍事知識和經驗,隨即抓住敵軍一個破綻不斷擴大,又過了三年,這場戰爭最終因為若葉的指揮得當最終勝利。

若葉吞並了敵國之後,國力迅速發展,稍作調整之後,又趁熱打鐵,發動侵略戰爭。足足征戰了六十年,若葉為國家打下五十餘座城池。若葉已經八十多歲了,可才像個剛四十的普通中年人。人們覺得他奇異,但是若葉不肯說什麼。

原本的皇帝十多歲繼任,現在同樣八十多歲了。現在的皇帝已經老態龍鍾,將要入土了。

皇帝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若葉的人格、能力等等有了足夠的了解,對若葉的信任不斷加深。若葉也並無花花腸子,對國君絕對的忠誠。

皇儲、大臣們發現若葉和皇帝越來越親近,近乎權傾朝野,不斷排擠若葉,但是皇帝對若葉非常的信任。幾次彈劾均宣告失敗後,皇帝也逐漸對皇儲等感到失望。

皇帝臨死前,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將國君之位禪讓給了若葉。

這一舉動可謂震驚朝野,但是皇帝一意孤行,道:“我的子孫若有誌,他日再奪皇權!”

舉國沉默。

若葉在位了整整八十年,勵精圖治,發展成這片地區軍事最強國,但是怕老皇帝的領土有失,對不起老皇帝,並未發動戰爭。

若葉已經一百六十歲了,終於出現了第一根白發。發現自己進入老年的跡象,若葉當即宣布退位,並且將皇位還於老皇帝的子嗣。

這下,又是震驚朝野。

再次舉國沉默。

若葉忽然明白,原來老皇帝心中早已明了若葉會如何做,這番話是說給大臣們的,為了幫他減少不同的聲音。

世人皆稱讚他。

他執意不再管理政事,一個人去山村中獨居。

一百九十歲,若葉終於老死,且一生為國效力,未娶未嫁。這其中,若葉一直嚐試尋找出路或者突破下一境界,但始終未果。

當他的遺體被人抬出時,舉國皆慟,五十餘坐城池數百萬臣民,沒有不為若葉哀悼的。

他是個好皇帝,好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