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峰是東紅縣最高的山。一九四二年的一天,天上一個隕星拖著一團火光,掠過金峰,墜落在沈家村一口池塘裏,在池塘裏濺出幾丈高的水柱。大家驚異,說是天上掉下來的東西一定是寶貝。人們想下池塘去打撈,池塘裏的水沸騰著不敢下去。過了兩天才冷卻,人們下到池塘裏摸了一天,一無所獲。沈竹綠笑道:“你們真傻,那是隕星墜落,砸到泥裏恐怕幾丈深了,你們一輩子也打撈不到!”沈竹綠有感而發,賦詩曰:
一枚隕石破天庭,萬裏長程一瞬征。
墜落池塘埋沒久,誰知此物是明星?
當天沈竹綠老婆生兒子難產,生了兩天兩夜,才將兒子生下來。兒子剛剛臨盆洗浴,日寇飛機投下幾枚炸彈,爆炸聲驚天動地,緊接著槍炮聲轟轟烈烈,抗日戰火燃燒東紅大地。沈竹綠夫婦摟著兒子加入逃難的隊伍中,在幾個月的腥風血雨中躲過了一劫。沈竹綠請算命先生給兒子算命。算命先生吟出一首偈:“文星兩點照雙眸,文運亨通誌難酬,有水無金又無印,懷才不遇總憂愁。”饒靚君說算命先生胡言亂道,抱著兒子愁兮兮的。沈竹綠道:“兒子缺金,可以采取措施來彌補,給兒子取名帶一個金字。”他想起兒子出生時,有一顆小星星墜於村口池塘中,那必定是個金星,便給兒子取名為“沈金星”。饒靚君道:“沈是沉的意思,一顆金星沉入池塘中,永遠也無閃光的日子。”沈竹綠道:“隻要是一顆金星,就埋沒不了,有朝一日,燦在光天化日之下,永遠會熠熠生輝。”
沈竹綠一心培育孩子成才。兒子五歲時,沈竹綠教他讀唐詩。沈金星能背誦十幾首五言絕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沈竹綠聽著兒子稚聲稚氣的吟詩聲,摟抱著兒子親吻,說:“孺子可教也!“沈竹綠給兒子講王安石、王勃、李賀少年成才的故事。沈金星聽了,閃著天真的目光說:“爸爸,我當大也要像他們一樣當個詩人!”
當地流傳著一首兒歌:“月光光,水汪汪,照見婆婆洗衣裳。洗得白,曬得黃!打扮哥哥進學堂。”沈金星讀著讀著,就改了一句:“月光光,照得房間亮堂堂。”饒靚君又驚又喜,摟抱著兒子狂吻,說:“兒子長大一定能成為詩人!”沈竹綠見小兒子聰明活潑,每逢到外地去做客,總帶著兒子前往,顯示著兒子聰明可愛。金星母親說兒子缺金,給兒子打了個銀項圈,套在兒子脖子上,沈金星顯得亮燦美麗。她給兒子取個乳名——夢夢。
一九四六年,是唐宋八大家王安石逝世八百六十周年紀念日,也是抗日戰爭勝利一周年紀念日,身為東紅縣文化館館長的沈竹綠到王安石故裏----上池村去主持紀念活動儀式。沈竹綠知道全縣達官貴人、文朋詩友聚會一堂,帶著兒子一同去上池村參加慶祝盛會,讓兒子去見識世麵。
王安石故裏上池村在金峰嶺東方五公裏之地,與虎圩鄉隻隔著一座山脈,相距不到十公裏路,馬圩鄉的章先生帶他的小女兒章騫梅也一同前往。虎圩鄉的白先生、陳先生、張先生、艾先生、徐先生、上官先生、胡先生、饒先生、肖先生見章先生帶了家眷,也帶著家眷兒女一同上路。聽說有關單位請了撫州戲劇團在上池要演三日三夜戲。這十幾位先生都是虎圩鄉名流,他們知道馬圩章先生是東紅縣飽學之士,在慶祝王安石逝世八百六十周年紀念活動中要講學,章先生清華大學畢業,在廈門大學任教授。有關領導特意致函邀請章先生蒞臨,章先生前一天到家鄉看望父老鄉親,就坐著橋子經虎圩鄉邀各地名流一同前往。知名人士一齊聚集在王安石故裏,顯得熱鬧非凡。
全國各地來的知名學者,在這裏考證、研究王安石的思想體係及其變法的經驗教訓。章先生是研究王安石的權威人士,大家聽著他的專題報道:“先生們,宋京初年,王安石曾祖父王克明見上池瑤田山青水秀,遂由臨川鹽埠嶺徙此安家立業,而成為上池王氏一世祖。王安石是上池王氏第四代人。王安石在家鄉寫有十景詩,其中有《金峰晚坐有懷》《再宿金峰》兩首詩。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上池是王安石的故裏,他之所以給故鄉留下這麼多詩文,足以證實他對故裏有著深厚的感情,才以肺腑之聲去讚頌,上池一草一木無不滋潤在王安石的愛裏,上池一山一水無不沐浴在王安石的情中。王安石是東鄉的驕子,是中華民族的一代風流,是世界曆史的改革先驅!上池這顆明珠將永遠在人們的心中閃著光輝……女士們,先生們,我們要明確記念王安石這位政治家、改革家的重要性。眾所周知,《易經》是一部經典之作,易乃變也,天地萬物時時都在變化之中,宇宙就是易經中的一幅八卦圖。我們人類所處的地球,在演變中組合,在組合中演變,水演變成江河湖海,地演變成高山平原。隻有演變才有發展,隻有演變才能在矛盾中達到新的統一。王安石遵循著這一原理,治國治民實行變法,為的是富民強國,為的是振興中華民族。女士們,先生們,王安石改革當時受到守舊派頑固派的阻力失敗了,王安石這位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在當時受到非議,我們的祖國在守舊派統治中落後於別國,而小RB則在民治維新中日益強大。我們中華民族遭到RB侵略軍燒殺搶掠,四萬萬同胞在哭泣.讓我們一同起立,為烈士們致哀!”章先生聲淚俱下,低頭默哀。章先生默哀畢,激情澎湃,振臂呼籲:“女士們,先生們,改革是政治思想之魂,是振興中華民族之魂,也是四萬萬同胞奮鬥的動力。我們每個仁人誌士必須教育下一代,提高少年兒童熱愛祖國,振興祖國的思想覺悟,點燃少年兒童的激情,投身到保家衛國的大潮中去!最後讓我的小女兒朗誦嶽飛的《滿江紅》,把振興祖國之夢寄托在兒女們身上!”五歲的章騫梅在熱烈的掌聲中挺身走上講台,亭亭玉立,以尖嫩的童聲吟著嶽飛的《滿江紅》,中間沒有遺漏一個字。大家無不驚歎。諸位先生見章先生小女兒上台施展愛國情懷,也個個促使心愛的小孩上台瀟灑風流。陳先生六歲的兒子陳吉師雄赳赳氣昂昂地走上台,高吟文天祥的《正氣歌》。陳吉師麵如朝暾,吟得富有表情,吟得豪情激越。張先生見章先生與陳先生的兒女上台朗誦了愛國詩篇,他素來是個愛逞強的老先生,他叫孫女兒紅毛仙上台演唱愛國歌曲。五歲的紅毛仙上台甩著紅紅的頭發,唱著抗戰歌:“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紅毛仙神誌浪漫風流,唱得雄壯,掌聲雷動。白先生的小女孩晶晶見紅毛仙出了風頭,她也要父親抱她上台演唱《蘇武牧羊》,五歲的晶晶頭上紮著一對羊角辮,麵如白玉,臉腮燦出兩個小酒窩。晶晶的美麗牽引出熱烈的掌聲。晶晶聲音嬌嫩,她唱聲哀婉,悲悲切切的歌聲催人淚下。把人們的愛國激情推向高潮。沈竹綠原以為兒子會吟幾首唐詩,可以在上池村來顯示兒子的才華。沒想到天外還有天。章先生、陳先生、張先生、白先生的兒女們在台上朗誦、演唱愛國詩歌,沈竹綠給兒子的幾首五絕不能與之媲美,不好意思讓兒子上台亮相。沈金星自幼好勝心強,他見別人在台上牽引出陣陣的掌聲,羞愧得撲在父親懷中哭了。沈竹綠拍著兒子的背脊笑道:“小乖乖,別哭,爸爸來教你朗誦幾首詩,你好好背熟來,明天再讓你出頭顯才華吧。”沈竹綠打算晚上自己作兩首愛國詩篇,讓兒子去朗誦。沈竹綠作為東紅縣文化館館長,把他的想法向大家提議:“各位先生,剛才章先生、白先生、張先生的千金與陳先生的小兒子朗誦、演唱了愛國詩篇與歌曲,大家聽了,群情激昂,這種愛國主義思想應該大大發揚,我想借紀念王安石逝世八百六十周年盛會,舉行一次詩歌朗誦會,由大家自己即興創作。一來顯示我們東紅縣也是臨川才子之鄉,才人輩出,今人勝古人。二來也點燃我們愛國主義情操,影響教育我們的子女做愛國愛民的接班人,讓他們將來有所造就,為振興祖國發光發熱!”章先生鼓掌讚同沈館長的提議:“沈館長意見提得好!我們不僅自己要創作愛國詩篇,還要培養我們的子女們成為愛國詩人。詩能美化人的情操,能激發人去鬥智鬥勇,啟迪人的愛國情懷,鞭策人去為祖國人民獻身。詩是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