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中,禁忌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服務人員必須要掌握必要的禮俗禁忌,否則就可能導致嚴重的錯誤。
(一)數字忌諱
“13”的忌諱。在西方國家一些人眼中,“13”被視為不祥的數字。據說,耶穌基督與12門徒共進最後的晚餐,坐在第13位的人就是出賣他的猶大。希臘數學家認為“13”是個“不完整”的數字。西方的許多航空公司沒有13號班機,機艙內沒有13排座位,大樓沒有第13層。在中古時代,絞刑架的絞台有13級,絞環有13繩圈,劊子手的薪金是13個錢幣。
不祥的“星期五”。把星期五視為凶日:據說與基督教的《聖經》記載有關,亞當夏娃分吃禁果逢星期五,13號;該隱殺兄弟亞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都是星期五,13號。因此13號碰上星期五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在西方,一些人有13號恐懼症,在13號又逢星期五的日子不起床,不做事,生怕發生不吉利的事。
在日語中“9”與“苦”的發音相似,因此日本人忌用“9”,若贈日本人的禮物數為9,會被誤認為把他當強盜。
(二)交往忌諱
與英國人交談,不要談論女人的年齡,不要把王室的家事作為談笑的話題,不要把英國人通稱為英國人,而應稱“大不列顛”。
德國人比較注重形式。在與德國人打交道時,如果對方有博土頭銜,就要稱呼其頭銜。朋友見麵或告別,把手握了又握,他們會很高興。他們喜歡核桃,忌用玫瑰花。
到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如果應邀去朋友家做客,一定要準時到達,可不要忘了給女主人帶上一束單數的鮮花,最好是5朵或7朵。
在印度、印尼和阿拉伯國家等,不能用左手與他人接觸,也不能用左手傳遞東西。
在南美洲國家,交談時要親熱,要離得近一些,說話時文靜地把嘴湊到對方的耳邊,但不可粗放而失莊重。
阿拉伯人忌諱談論其妻子及女兒的事,公開場合問候他夫人好,會使他們不滿。他們忌諱男女之間的接觸,無論二者之間年齡相差多大。
對歐美上年紀的人,千萬不能攙扶他們。在東方,攙扶老人是對老人的孝敬和照顧;而歐美老人卻覺得這樣有失體麵,他們希望自己在別人麵前能充滿青春活力,而“老”是不受歡迎的。
到拉美國家,在大街上兩男或兩女,不宜拉著手走路。在我們看來,拉著手是表示親熱、友好,十分自然,而拉美國家人都認為手拉手走路是同性戀者。
許多西方人不肯在梯子下麵走過,理由是,也許上麵會掉下什麼東西來打在頭上。不過,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梯子倚著牆,形成三角形,早期基督徒把三角形當做三位一體的象征,視其為永恒,從三角形下麵過,就成了侵犯聖境,不免自討苦吃。
印度人認為將孩子放在浴盆中洗澡是不人道的,因為盆中的水不會流動,是死水。印度人在喪禮中必須捶胸頓足,號啕大哭,否則就是有悖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