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坑(2 / 2)

林昭清倒很平靜,“董局、沈主任的表現大家也是都看在眼裏,皆是可信任的人。招商工作有他倆來帶領,我也比較放心。”

單獨和董靜書、沈生財、邵輝吃一頓飯。交代董靜書、沈生財照顧好邵輝。

招商局工作告一段落。到文化局上班,感覺冰火兩重天。

文化局局長一句局裏有七八位副局長,分管工作剛調整不久,一時之間不好再變動。一句話,你來得太突然,先熟悉熟悉工作。就把林昭清撂在一邊。文化局有一層局長、副局長辦公室,沒有空餘辦公室,隻好在樓下安排一間小辦公室。

張家做事就這麼絕。果然霸道。

局裏的安排,不隻是不歡迎林昭清這位不速之客。讓林昭然沒有領導的尊嚴。這種局對林昭清而言屬於小case。他不能直接爭取待遇。會被人說成年輕人一點苦都受不了等等。必定要在做事情當中提升自己在職工中的領導形象。

林昭清對東邊市文化感興趣,文化能提升城市品味,還能提升城市吸引力。了解到東邊市還沒有做過本地名人的口述曆史。本地名人,尤其一些抗戰老人,年紀七八十歲,學校偶爾請他們給學生講講。一旦這些老人離世,他們所知道一些事情將湮滅在曆史中。林昭清決定主抓這塊,由這些名人口述曆史,錄音加上文字,很大程度上可以保留一段曆史,成為本地文化的一部分。

林昭清在局務會上提出整理口述曆史,要求撥款五萬元經費。

沒給分管工作,還不讓幹點什麼。局務會成員可不敢這麼霸道,都沒有話說。局長不同意撥款,局裏辦公室經費緊張,追加經費需要往上報告審批。

有幾位局務會成員會後到局長辦公室冷嘲熱諷,‘年輕人就是會折騰’,‘瞎折騰’等等。局長知道他們來表衷心,以示不會與林昭清為伍。

林昭清不指望局裏能撥款,隻要報備了就行。

林昭清找了當地媒體,由媒體記者負責記錄,還為本次活動找了幾家工藝品廠商讚助。工藝品廠商很希望產品能與文化掛鉤,有題材,有媒體做宣傳推廣,讚助口述曆史這種高大尚活動並不虧。

這次口述曆史活動,林昭清與記者一起跑幾個地方。從這些老人口中得到一個消息,東邊市出了一位將軍,還在世,一二十年沒回東邊市。

“什麼原因不回老家?”林昭清問,一般老人家鄉情節重,退休後喜歡到處走走。

“具體原因不清楚,據說八十年代初曾回來一次。市領導提了一些要求,將軍非常生氣。後來市裏請了幾次,將軍都不回來。”

林昭清記下將軍姓名。在將軍老家奮鬥,回帝都時可以拜訪一下將軍。

報社很重視口述曆史的活動,連續十天刊載在報紙顯著位置。不少退休老領導經常看報紙,這段時間見麵都在談這個事。有意無意流露出希望能采訪他,留下一段口述曆史。報社總編得到消息,立即要求做好第二期口述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