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鬼?
能賺錢嗎?
良久,肖文明問,“那每個月要收多少房源。一百套房源即使按三十元計算,才三千元,扣除房租水電,你的工資也不高啊。何況哪有辦法每個月那麼多新增房源?”
張曉曉擔心地看向葉明義。
林昭然看了一下應林,有些話由她來說更好,“不過這樣操作,同行們可不會歡迎。創新固然是好事。但房產租售有個特點,客人一定要親自上門看房,才能下訂單。你的模式僅提供信息,其他中介還有提供帶人看房的功能。所以,先試幾個月看看。不行再回傳統中介。這樣吧,我和應林很看好房產中介行業,我們先期投資十萬,占百分三十股份。租個地段好一點的店鋪,生意總比這個地方起步快一點。你們看呢?”
張曉曉眼睛濕濕。
肖文明率先讚同,試試,不行轉回傳統中介,賺錢沒問題。
李茵道,“試了實在不行。可以增加帶人看房的業務,每次收個五十元什麼的。”
應林說,“房產中介是結果導向。約定俗成,有成交才有中介費,沒成交等於白跑一趟。讓客戶每跑一趟都要付費,估計客人不一定願意。”
肖文明感歎,“房產中介是辛苦行業,功夫全在腿上。”
葉明義心中感動,但不知道怎麼表達出來,說點感謝的話,有點肉麻,減少同學情份,可不說點什麼,又覺得不好意思。就這麼左右為難。過了一些時間,再說什麼又感到突兀。
還是肖文明帶回氛圍,“踏出生意第一步,勇氣可嘉,十分不易。那我們大家一起預祝明義成功。”
大家散後。葉明義、張曉曉自去找店麵。應林、林昭然、肖文明、李茵等人各自回家。
李茵、肖文明背後議論。
“象葉明義那樣的想法,我看他不象創新,倒象是懶惰,不想帶客戶去看房,才想出來的主意。你說他這樣做生意能成功嗎?林昭然這十萬元是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不過她那麼有錢,應該不會在乎吧。”
“懶惰倒不至於,葉明義確實有想幹事,不是那種好吃懶做的人,隻是做事方法欠缺。他那樣的方法根本行不通,房產中介有區域性,一般客戶不會跑那麼遠來看一條信息。要租售東城房產,跑西城來看信息,那不是很搞笑嗎。”肖文明看得清楚。
葉明義性情固執。現場時肖文明就沒有說出來,打擊葉明義的積極性。
“創新不是那麼容易。按葉明義那種收信息費的方法,一旦成功,周邊的中介店還怎麼生存。再者,即使能夠成功,到時如果競爭對手再開一家類似的店。利潤很快要被分薄。”
“明義來自農村,家裏沒經營過生意。他又比較固執,聽不進別人的建議。”
“也是夠可憐。好好的班不上,偏偏瞎折騰。這樣下去越混越差。”
“我也不明白,一個副主任怎麼就不當了。應林托關係也是費了老大勁。不過從明義辭職沒告訴應林來看,他確實不會利用關係。”
肖文明不知道的是,在葉明義的心中有他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