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意外紅了(1 / 2)

高山河認同此說法,“決定因素是資費能否下降。在資費下降前,決定因素是先富起來的人的數量。這是銷量天花板。三家花費巨資爭奪,會不會虧本?”

“絕對不會虧,需求經過刺激,會不斷放大。國人壓抑太久,崇尚節儉,選擇遺忘滿足更高級需求。不刺激,放任自然生長,對商家降低成本很不利。刺激後,說不定一窩蜂上,你有我也得有,對我們經商最有利。”鮑錢發表自己的看法。他想表現,加深幾位公子的印象。

高山河、趙柔萌、應林、林昭然都笑出聲。

應林道,“鮑總講法有趣。三家都大打廣告,互不相讓,容易陷入焦灼。作為代理商如何破局?”

“代理商隻要跟著廠商就行,關鍵在於廠商對內地市場的重視程度。代理商拚命劃大蛋糕,大方案,與廠商捆綁在一起,爭取把錢落實到口袋裏。廠商可以追求品牌效應,代理商目標就是錢,別無所求。”

“有道理。那總代理商和廠家關係怎麼處理好一點?”

“你是擔心大作宣傳,等廠家品牌樹立起來。廠商強勢,隨時可以更換代理商。總代理商就難受。是不是?”鮑錢看到應林點頭,又接著道,“聲東擊西。廠家要品牌宣傳,總代理商一定要配合。不配合是不行的,關係崩壞,離心離德離解約就不遠了。但是總代理商得始終記得,賺錢才是自己真正的目標,簡而言之,越快賺到錢越好。品牌宣傳主要為賺錢服務,還做樣子給廠商看。”

趙柔萌心想這些在社會上混的生意人有一套。要不是鮑錢說起廠商和代理商有時目標並不一致,品牌做大後,自己這總代理商的處境不會更好。‘養寇自重’看來很多地方都適用。

“鮑總,你可是廠商啊。可是要叛出廠商陣營,加入代理商陣營。”吳誌軍開鮑錢玩笑。

“我可是把在座都當成朋友,才掏心掏肺地講。跟廠商陣營無關。”鮑錢借著吳誌軍話頭,表明心跡。

“應總,我聽說你的‘缺一隻蒼蠅’的理論,茅塞頓開。今天正主在這兒,能不能跟我們詳細說說。”吳誌軍有生意在東南亞,平常有在關注那邊動態。

林昭然不樂意,“他看過那本書,就愛瞎顯擺。吳總可不要被騙。”

“然然,你不知道。我看那書不下十遍,遍尋危機。直到聽到應總的理論,才明白克魯先生根本在講東南亞這顆雞蛋有縫。誰敢講哪個經濟體是完美雞蛋,沒有縫。可有縫就會產生經濟危機嗎?書上隻能看到東南亞經濟體存在問題,而是是大問題。經濟危機差一個要素,那隻蒼蠅。一切迎刃而解。你說奇妙不奇妙。想破頭找不到答案,應總一語道破。”

應林客氣道,“純屬瞎貓碰到死老鼠。”

吳誌軍可不這麼認為,“過份謙虛等於驕傲。蒼蠅肯定來自米國無疑,剩下的問題是什麼時候會來,以什麼形式?”

應林不再講虛的,“毀幾國經濟,沒有目的誰也不信。時間窗口更可能發生在東南亞有關的某件大事發生變化。武斷判斷港島回歸是離得最近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