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林、林昭然之所以信心十足,在於高明誠、許可可在米國活動成效有關。高明誠對於通信市場有挺深入研究,對於國內市場政策變化了如指掌。德通進出口許可證可以為圈子裏不少人提供便利。林昭然給他倆下達銷售任務,命令隻有一個那就是廣交朋友,收集有用信息。這幾大原因,令得他倆在當地通信圈子內受歡迎。
通信市場高速發展,新興技術層出不窮,老逼得人在十字路口做選擇題,不是左右選擇,而是生與死的選擇。圈內人對於風吹草動相當敏感。
高明誠、許可可經常碰到谘詢國內通信市場的企業,他倆的說法相當令人信服,提升兩人信譽。現在高明誠經常受邀在通信論壇上發言。兩人收集到相當多國內投資需求,經過層層篩選後,夠得上有效信息,能夠報給應林、林昭然,就有十七家之多。
林昭然將材料拋給高明誠、許可可,讓他們做方案。
林昭清頂著壓力回來求援,可以一次拿自己的錢墊發工資,或許可以第二次,即使自己的錢再多,第三次還墊發工資,那自己這個鎮長會被說成什麼樣,肯定成為笑柄。
鎮委會上大家對其他事情有分歧,但對賣掉通信電纜生產公司出人意料的一致。很簡單,鎮裏沒錢再投入生產,隻有先解困才能圖發展。鎮裏值錢可賣的東西不多,所以賣掉通信電纜生產公司幾乎成唯一選擇。
按淨資產核算,對外報價三百萬,底價二百萬軟妹幣。
會上要求所有人積極尋找買方,但在目前市道下,林昭清明白隻有靠自己。
高明誠、許可可完全按照材料做方案,認為三百萬一定能成交。他們認為到時候隻要口徑一致,爭取以最高價成交。
應林拿著方案反複斟酌。按淨資產計算,總覺得很吃虧。焦仁和、廖文化插手啟明備用電源公司情形曆曆在目,為什麼就不能把通信電纜生產公司的銷售渠道包裝一下提升價值呢,再將品牌好好調查一番,評估出一個價值,還有大片工廠用地,距離機場兩小時車程,距離港口也隻有三、四小時車程,還有熟練工人。
應林將自己的想法拿出來討論。林昭然覺得焦仁和、廖文化那麼辛苦才得到啟明公司,我們不能上趕著便宜大放送。林昭然直接提出,要包裝手筆大點,按一千萬米元作為底價,軟妹幣八千多萬說出來數字大,若用國際貨幣米元計價,那是很不起眼,一千萬米元的投資估計對外商都是毛毛雨。
林昭清拿到最終方案,很不理解。應林比照著啟明公司,給林昭清上半天課,才讓他完全理解。
底價從三百萬提高到一千萬米金,回鎮裏怎麼說呢?還是先不說。
不說,不彙報,不統一思想,師出無名。
說,這玩意兒不好理解。實物作價多少錢,大家都很容易計算。品牌價值、渠道價值、土地、人員,計算出來的價值怎麼說?
等快回到東紅鎮時,林昭清下決心說出來,統一思想。反正主談人肯定得由自己出麵,其他人隻要不出叉子就行。
“鎮長,要把我們賣給外國佬?”林昭清細細介紹完後,廠長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