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降價話題(1 / 2)

之後,應林和林昭然在國家圖書館遇到幾次,聊聊時下經濟問題,很有共同語言。

“應林,我們學校組織討論CH彩電彩電降價350元的事情,你怎麼看?”

“我正好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我幾點看法,你看看對不對。”

“你說,我們切磋一下。”

“先說說CH彩電降價的目的。有兩個說不通的地方:一國家在年初剛剛征收彩電特別消費費,按道理稅費增加,價格應該上漲;二CH彩電為軍工企業改製,國企性質,不可能象私企一樣,老板想降價就降價,肯定需要主管部門批準,也就是說政府部門批準降價,弄清這兩個問題,基本能說明白CH彩電降價行為。”

“具體說說。”

“我查到一些資料,從80年我國引進第一條彩電生產線開始,到84年已有100多條生產線,極有可能生產過剩。加收彩電特別消費稅,銷售跌入低穀,造成積壓嚴重,方才引起降價銷售。”

林昭然愕然看著應林。

“和我打探到的資料一致,CH彩電積壓一二十萬彩電,占壓資金數億,據說公司賬戶內隻剩下1000元。所以政府沒法不批準。”

“原來如此。我的猜測從你這裏得到確實的答案。”

“挺厲害,猜了八九不離十。”

“你覺得這樣做法好不好,未來會怎樣?”應林問。

“我覺得短期能夠解決企業資金短缺,長期來看是不利。主要體現在,產品要靠提升價值而不是價格戰,犧牲利潤,不利於生產研發;產品降價對企業信譽有影響。”

“從單個企業來看,確實不利。但從全國市場,全球市場,以及產業鏈而言,CH彩電說不定會成為大贏家,一統彩電江湖。”

“哦。”林昭然心理有些小失望,覺得應林沾染BJ人誇誇奇談的習性。但應林興致很高,並沒有發現。

“規模效應,彩電升級換代,生產技術的成熟,電子元器件新材料使用,這四點都能結合到規模效應。生產一萬台,和生產十萬台,成本差距能達到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產量低,成本高的廠商,是無法和具有規模生產,成本更低的企業競爭。不僅如此,企業可以大批量采購,降低采購價格。在市場競爭中可以緊緊握住自己的命運,一手抓采購定價權,一手抓銷售價格定價權,試看誰能敵。”

“那在市場中價格最低的信譽損失?”

“人民群眾希望價格高還是低,人民群眾看不出牡丹彩電和CH彩電彩電的質量差別,為什麼不買便宜的呢?隻要CH彩電彩電返修率低,越多人買美譽度越高。”

“有點道理。”

“我國彩電企業憑什麼和國際彩電巨頭競爭,我們的彩電技術與西方彩電巨頭相比還差很遠,我們的優勢在市場,到以後,家家戶戶都要有一台彩電,彩電價格越低,實現時間越短。我國家電企業太多,參差不齊,這樣下去,無法和國外競爭,需要由一兩家企業壟斷,形成規模,以市場換技術,在談判中才能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我記下來了,可以在討論會上講出來嗎?”

“當然,有機會也想聽聽別人的看法。”

應林回學校,第一任務詢問有沒有什麼單位來要人。每次都失望,有幾位室友確定分配單位,其餘也有眉目,就應林毫無進展,這時看出自己和同學之間的差距。

已確定工作單位,心情放鬆,通宵達旦玩樂。還沒有眉目成失敗者聯盟。應林既不想和失敗者聯盟同病相憐,也不想破壞成功者快樂心情。所以得空就往圖書館跑。

“應林,電話。”

“喂,你好!”

“應林,後天我們公開課討論降價的話題,我可以帶你進去旁聽,有沒有興趣。”

“當然有,我隻聽,不發言。”

“沒問題,隻要你不怕我搶你的原創觀點,我替你發表。”林昭然知道應林不喜出風頭,約定後就掛了電話。

“應林,挺牛,約上了?”林紅宇道。

“蹭課去。”

應林找到林昭然說的公開課地址,梯形教室已經人滿為患。

應林看到林昭然在招手,擠過去。

林昭然準備小凳子,沒位置,你坐這兒吧。應林欣然落座,突然感到危機四伏,抬眼四周望去,不善的目光恨不得剜掉他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