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修真十書上清集卷之三十八(1 / 3)

海南白玉蟾著

題三清殿後壁

些兒頑石些兒水,畫工撐眸幾睥睨。忽然心孔開一竅,呼吸攘來歸幅紙。

白發黃冠逞神通,手把武夷提得起。大槐宮中作螻蟻,醒來聞此心豁喜。

芒鞋竹杖一彈指,三十六峰落眉尾。魏王豈是中秋死,玉骨猶存香迤邐。

八百年來覓隻鶴,一舉直上三萬裏。半杯澆濕曾孫齒,幔亭遺事落人耳。

新村渡頭拽轉蓬,寒猿聲落青煙裹。老鬆今已幾年梢,毛竹於今複生米。

岩上無人花自紅,幽烏自嗚嗚自止。笑將鐵笛起清風,白雲飛過看無蹤。

夜來月影掛梧桐,莓苔滿地綠容容。丹崖高處藥爐空,洞前雲深千萬重。

我亦偶來還自去,一夜瀟瀟江上雨。飛廉怒作滿空雪,天柱峰前飛柳絮。

題丹樞先生草庵

數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綠。幸有白雲探處茅,更兼明月壇前竹。

誅茅伐竹結蓮廬,現成山水可樵漁。隨緣隨分山中住,收拾摩尼如意珠。

草廬道人貧徹骨,一廬瀟灑空無物。身中有寶不求人,價大難酬不擔出。

朝朝暮暮了身心,山自開花烏自吟。未見桑田成海水,夕陽幾度鎖平林。

住此草廬無別衛,終日凝神惟兀兀。不是十洲三島仙,亦非十方三世佛。

是個逍遙無事人,廬中涵蓄一壺春。窗前明月千年影,枕上清風萬劫聲。

廬內主人那個是,古今占斷清閑地。忽然洗麵摸得鼻,不飲不食亦不寐。

廬空人去煙蒙蒙,白鶴呼雲滿碧空。一瞻元始天尊麵,處處為廬處處同。

有個草廬小複小,此是虛空那一竅。頂頭不掛一莖茅,萬象森羅為拱鬥。

劫火洞然毫末盡,此廬不壞人如舊。

贈趙大虛畫竹石

竹魂竹魄竹精神,飛落瀟湘淇水瀕。千竿萬竿競青翠,吹風飲露千年春。

先生筆端自風雨,驚起竹魂無著處。一點水墨化成龍,龍孫飛去鵝溪住。

先生把筆無遺巡,造物不敢私為春。新梢勁節森寒玉,鸞鳳無處棲夢魂。

晉人神仙如孫且(音沮),畫竹每每天作雨。唐人神仙如張臻,畫竹每每聞鴈嗚。

先生自得入神手,一竿兩竿發於酒。當時大醉呼墨奴,一筆掃出竹千畝。

酒力安能奪化工,先生鏈就金丹紅。一粒陽光照肺腑,森羅萬象羅心胸。

有時持出風竹葉,銀海不寒皆震攝。有時持出雪中枝,恍如凍碧欺漣漪。

複能濡墨作石塊,天然峭拔古且怪。沙中伏虎草中犀,教人持向蓬萊賣。

竹之清虛石堅硬,以此發明真性命。使人觀石及愛竹,知有真個趙元靜。

先生醉時常風顛,世人眼孔無神仙。我今珍藏數本畫,雲鶴來也公歸天。

贈畫魚者

昔日僧縣所畫魚,三十六鱗依翠蒲。沈詢畫中多畫魚,鼓鱗揚鬣今為圖。

古人妙畫猶不朽,今人妙處古未有。郭丹青者冠古今,天下畫魚第一手。

畫到妙處手應心,心匠巧甚機智深。紙上溶溶一溪水,放出鐵鱔三二尾。

金鱗錦鬣紅玉髻,圉圉洋洋戲波裹。小魚如針同隊行,躍身嗜水弄浮萍。

擲頭掉尾浮沉勢,三聚二散浮躍意。筆分濃淡計萬鱗,劃須點眼勻墨痕。

狀如拋尺量波練,複似穿梭擲水紋。宛然鱖鱖巢青藻,漁翁未釣先吹火。

壁上魚躍水不流,稚子睥睨敲針釣。君今畫到入神處,此畫一出聲尤著。

魚雖無腸有活意,玉波浸符澄寒渚。深恐後夜或雷雨,化作龍飛禹門去。

贈郭丞務蘆腰

畫士郭熙畫之冠,郭熙去後名未斷。其裔複有郭萬裏,胸中丹青飽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