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流的東邊有個村落,名叫吊鍾溝。關於村名的由來有很多。很久以前,村中間有個光禿禿的黃土塬,塬頂有棵三四個成人才能合抱的大槐樹,樹幹上掛一不明年代的大鍾,到夜裏遠遠望去這光禿禿的土塬上仿佛有一個如魔神般的黑影,手持巨錘站立在蕭瑟的夜色裏。每到刮風時候鍾內還會傳出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嬰兒般啼叫聲。破落的寺院隻剩下圍牆在歲月侵蝕下依然屹立不倒圈著吊著大鍾的老樹,仿佛禁錮著這如同魔王般的大槐樹,令人望而生畏。
然而吊鍾溝的名字真正被確立是在新中國成立後,這個村落才擺脫了諸如吊死溝或者死娃溝這種不詳的名號。
吊鍾溝在大生產時代迎來了空前的繁榮,溝中間的土塬被開墾成了梯田,人口大增長,環繞土塬一圈全都住上了幹勁十足的農民。說來也怪,自從這個村落繁榮以來這個村就很少聽到這口大鍾的奇怪聲,也許是環境吵雜,或者是人們都忙著生活遺忘了這口大鍾。
人們唱著《軍民大生產》逐漸遺忘了這口大鍾。“JF區呀麼嗬嗨。。。。。。”
直到有個夏季麥收季節的傍晚,黑雲如地獄闖出的魔鬼在天空闖蕩,再也不見美麗的夕陽,風仿佛都被魔鬼收服,不敢出來,詭異的靜,壓抑的空氣昏暗帶著泥土般的黃色光線,天色在半鍋煙不到的時間裏完全黑暗下來,而後大風起,鍾聲鳴,這鳴叫仿佛天空被撕裂時所發出的痛苦哀嚎,雨如翻江倒海,紅色的泥土順塬而下,如同大地狂奔的血液,又或者像一群奔湧的野牛從坡上衝撞下來,大地轟鳴,山河巨響,人們如同大雨中的小雞無力地狂奔,每一步都如同踩在了棉花上,周圍的景象起伏不斷,泥土葺壘的溫暖家園的土牆瞬間變為齏粉。風暴摧毀了一切,莊稼與家園,大樹連根被拔起,就連塬頂的老槐樹也沒躲過這厄運,連著那口大鍾消失在這沉沉的夜裏。這是一場大災難。
所有的痛都由時間來抹去。吊鍾溝在泥石流的災難後人口一度達到空前稀少。如同曆史翻過新的篇章,吊鍾溝不再是曾經的吊鍾溝,大雨夷平了土塬,但是名字還是叫吊鍾溝雖然早已沒有溝壑的影子。讓人不經意間想起愚公移山的故事“......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知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不禁發問這世間真的有神靈嗎?
災難後佝僂的人民總能相互體諒相互團結,忘記了這個村以前誰是惡霸,誰是地主,哪家和哪家結了好幾輩的世仇,所有的不快都化作相遇時互相鼓勵的目光。家家都有在災難中離去的家人,人們在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想起從前那個夜晚,想起那夜離去的親人,不管發生什麼事在這一天吊鍾村人,都會相聚在一起,分享喜悅,共同勉勵。有了自己一個獨有的紀念節日——離殤節。人們在這一天相互祝福,相互安慰。
到了一九八零年左右這節日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傷感與莊嚴,唯有祝福之意不變。每到過節俊男靚女載歌載舞,人們拿出珍藏的自釀美酒,端出佳肴聚在一起相互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