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五兒將話擠兌到了這個份兒上,終於有些刀功還不錯的廚子蠢蠢欲動,也上來嚐試一下。雖然大家夥兒並不是沒事兒就會削豆腐絲兒玩兒,但是給雞鴨鴿子去個骨什麼的,還是不少人嚐試過的。
也有些人勉強試了試切豆腐絲兒,也有一兩人切得不錯的,據柳五兒目測,這些人的水平,應該與扈春娘不相上下。
最後,由那五名廚藝界德藝雙馨的元老級人物,欽點了削豆腐或是剖鴿子合格的幾名廚子出來,這其中就有扈春娘。雖然那扈春娘切出來的豆腐絲雖然略有些瑕疵,可是在眾多廚子當中,也算是相當了得了。所以南安王府的秦老爺子很豪爽地給了扈春娘一個名額。
所選出的參加鬥宴的,加上柳五兒,正好有十家。
在元老們的安排下,這十家各自“認領”了一樣孔府佳肴。
這孔府宴席上的菜肴各有定式,所以發揮的餘地不大,理論上隻要按照菜譜操作,做得四平八穩,過得去就行。
可是今日是衍聖公六十大壽,這些“孔府菜”都是要送到衍聖公麵前,請他老人家品評的。聽說這衍聖公老人家口味是出了名兒地刁,要求是出了名兒地嚴,但是若能得衍聖公一句讚譽,這廚師的地位,就基本上可以與禦廚比肩了。
這盛名的誘惑之下,所有這十家,都先跟自己較上了勁兒,絞盡了腦汁,要在保證味道的前提下,盡量地推陳出新。
忙碌之際,時間過得飛快,暮色漸沉,忠順王爺與衛若蘭終於回到了王府之中。
孫管事就像見了親娘似的飛奔上前,將發生的事情都告訴了忠順王爺。忠順王聽說席麵已經差不多了,會有十道菜由最強的十家作為“鬥宴作品”,屆時為衍聖公呈上,便點點頭,惜字如金地讚了孫管事一句。
孫管事激動得雙眼通紅,連忙補充了一句,說:“也多虧了賈府的柳姑娘幫忙,她的拿手絕技,可是技驚四座,將不少手藝略差的廚子都嚇回去了。”
衛若蘭聽了“柳姑娘”三個字,登時目光就轉過來,在孫管事麵上看了一眼,隨即斂了回去。
他這個動作很小,可是也被忠順王爺看在眼中,眼中閃過一絲疑慮。
忠順王便問:“你剛才也曾救過那柳姑娘,你此前可是認得她?”
衛若蘭點頭,說:“兩個月以前,曾經見到北靜王爺吩咐人送一名小丫頭回賈府,下官與北靜王爺同路,遇上了便問了兩句,所以認得。”
忠順王見衛若蘭並不諱言,便放心了些。他原先與衛若蘭並不熟識,今天有機會一起入宮,倒叫忠順王對衛若蘭多留意了幾分。
隻是衛若蘭是忠靖侯史鼎已經訂了親的侄女婿,忠靖侯府與王府這邊也並不對付,忠順王爺即便是欣賞衛若蘭少年才俊,也不便再多親近。
衛若蘭卻故意開口,問:“可是那柳姑娘,好像對自己的手藝一向傲氣得很,如今在王爺府上,卻偏又嚇退了這麼些廚子,是否有違這孔府宴的進取之道啊?”
忠順王不以為意,搖搖手說:“不妨,這承給衍聖公的菜肴,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那些手藝不入流的,又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叫他們來作甚?衍聖公又不是大肚菩薩,十道菜,已經夠他老人家品的了。其餘的都是湊數,理他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