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浩,起床吃早餐了。”一位頭發半白的老人走到一扇貼有“道”字的實木門前,催著自己的寶貝孫兒起床。
“爺爺,我在廁所呢。”
“上學要遲到了,快點出來吧。今天我和你一起走,去拜訪一位老朋友。”
李宇浩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他,從記事起自己就和這位和藹可親,從未發過脾氣的爺爺一起生活,雖然無父無母但憑著爺爺的一手好字竟然也過得不錯,爺爺的名字李燁也漸漸地有了些名氣。
爺倆吃過早餐後樂樂嗬嗬的來到公交站台,爺爺跟附近的老熟人打完招呼後乘著公交車帶著李宇浩去了學校。小的時候李燁經常護送著孫兒去學校,但隨著李宇浩的長大李燁便慢慢的撒手讓李宇浩自己去走自己的路了,如今李宇浩也年滿十八上了高三,馬上就要衝進大學的殿堂,恐怕以後連這種陪孫兒一起上學的機會都沒有了。
李燁送完了孫兒後獨自乘車來到了一個老社區,跟門衛打了聲招呼便走了進去,快步地來到了一位住戶的家門口,然後敲響了這家的門。“來了”一位聲音沉重而不失威嚴的老人慢慢地打開了家門。
“哈哈,老夥計,好久不見啊。”李燁不等門完全打開就趁著縫隙擠了進去。“不是上周才見過嗎?還好久不見,是不是出門又沒吃藥啊?”李燁的這位老朋友叫趙東城,老伴去世的早,膝下有一個女兒,不過是曾經有過,現如今一個人生活的倒也逍遙自在,唯有這個李燁是他交際最多的人。
“嗯,藥是沒吃,不過我現在可是清醒的很。”李燁老爺子一屁股坐在客廳中央的沙發上陷了進去,“還是你這的沙發舒服啊。”
“今天又有大財主買你的字兒了?”
“沒有”
“孫子考年級第一了?”
“不是”
“那你今天美個什麼勁啊?”趙東城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平時顯得極為嚴肅,也就在李燁這個老朋友麵前能夠放的開點。
“這話說的,沒人買字我就不能高興了?孫子沒考第一我就不能樂了?”李燁白了趙東城一眼,剝橘子的手停止了動作,若有所思的看向趙東城,“忘了今天是什麼日子了嗎?”
“今天?能是什麼日子?”趙東城不會過節日也不樂於過什麼節日,他覺得一個人靜靜的挺好。
李燁聽完這話後無奈的搖了搖頭說“唉,你是真不放在心上啊。那你還記不記得甲子之約?”
甲子確實是一個不尋常的字眼,也難怪,恐怕隻有不尋常的約定才能用到“甲子”期限吧。聽到“甲子之約”後趙東城的眼瞬間瞪大,停滯了幾秒後說道:“你是說,今天就是約定的日期?”
“嗯,按照約定是今天”
“沒想到六十年的時間這麼快就過去了”
“是啊,六十年的時間把咱們都變成快入土的人了,也是時候把令牌還給他了”
“老李,你說他現在會不會和我們一樣也變老了呢?”
“不清楚,他的境界我們六十年前就猜不透,不過會不會變老來了就知道了。”李燁望著趙東城說,“走吧,去觀裏等著。”
李燁所說的“觀”是指“一門道觀”,這個建在小山上的道觀表麵上是被當做旅遊之地,但是它的實質卻是一個神秘幫派與普通社會的維係之用。李燁二人激動地來到道觀門前,看著門前的“一門”二字心中頗有感觸,彼此相望一眼後拔腿進觀。
李燁兩人剛入門,迎麵便來了一位小道士,微微一笑說道:“李施主,趙施主,我家師父去了山裏,恐怕要明日才能回來。”李燁擺了擺手找到一把椅子坐下說:“沒事,今天不找那禿驢,我們來等別人,你去忙吧,不用管我們。”趙東城聽見“禿驢”二字無奈地苦笑一聲示意同樣無奈地小道士退下,自己也找了個位置坐下。“玄清雖不是和尚但是一直以來都不留頭發,不過你這‘禿驢’二字一叫就叫了幾十年,當著人家徒弟的麵也不改改。”趙東城苦笑道。
“改什麼?禿子?唉,算了,反正也都叫了幾十年了。”李燁跟朋友一旦熟稔起來後便開始“肆無忌憚”,不是真正了解他的人肯定會被他氣走。
“施主,是來上香祈福嗎?”小道士不理會李燁二人的聊天內容快步走到一位穿著中山裝的老人身前,這個老人一臉威嚴,身後跟著兩個年輕人,一左一右的陪在老者身旁。“我不祈福,但我要上香,我要拜拜這位天尊。”老者雙眼微閉,微笑著打量著這尊“天尊”雕像,但從他臉上透露出的卻有一種陰邪的感覺。老者看向小道士說道:“小童,去給我拿最好的香火來。”
李燁和趙東城聽到“最好的香火”時不由一怔,因為香火的價格在庭院的祈福香火欄裏清清楚楚地寫著,最貴的“天福香”要花2000元才能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