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澇災(1 / 2)

時下正是中秋佳節,北靜王府園之正門俱已大開,吊著羊角大燈。嘉蔭堂前月台上,焚著鬥香,秉著風燭,陳獻著瓜餅及各色果品。老太妃等一幹女客皆在裏麵說話。真是月明燈彩,人氣香煙,晶豔氤氳,不可形狀。地下鋪著拜毯錦褥。老太妃盥手上香拜畢,於是大家皆拜過。老太妃便說:“賞月在山上最好。”因命在那山脊上的大廳上去。眾人聽說,就忙著在那裏去鋪設。老太妃且在嘉蔭堂中吃茶少歇,說些閑話。一時,人回:“都齊備了。”老太妃方扶著人上山來。因說:“恐石上苔滑,還是坐竹椅上去。”道:“天天有人打掃,況且極平穩的寬路,何必不疏散疏散筋骨。”於是水溶、水泫等在前導引,又是兩個老婆子秉著兩把羊角手罩,白雪、藍冰等貼身攙扶,橙影、緋衣等在後圍隨,從下逶迤而上,不過百餘步,至山之峰脊上,便是這座敞廳。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莊。於廳前平台上列下桌椅,又用一架大圍屏隔作兩間。凡桌椅形式皆是圓的,特取團圓之意。上麵居中老太妃坐下,旁邊隻水溶陪著坐,水泫默默的坐在下手,旁的不過是老北靜王留下的姬妾庶女,團團圍坐。隻坐了半壁,下麵還有半壁餘空。老太妃向水溶笑道:“常日倒還不覺人少,今日看來,還是比別人家的少了些。想當年過的日子,一到中秋團圓,男女三四十個,何等熱鬧。今日就這樣,太少了。如今隻等著你們兩個快些成家,多給我生些重孫兒、重孫女兒,讓這府裏熱鬧起來才好。”水溶、水泫忙起身來答應了。水泫倒還小些,又是庶子,選個相當的人家便可以了。唯獨水溶這個年輕的北靜王,在婚事上實在不能馬虎,老太妃給他在京中的人家裏手把手挑了又挑,好歹有幾個不錯的姑娘,但隻略給水溶提了一提,他便微皺了眉頭隻是不說話。幾次下來,氣的老太妃直拍桌子問:“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要,你莫非是喜歡小倌兒不成?”水溶僵直的身子陡然一晃,這老太妃實在是為人彪悍,當著自己孫兒連這話都問了出來,水溶又是好笑又是無奈,隻跪下溫言道:“祖母,這事您就別管了,我現在不僅是您的孫兒,還是北靜王。看皇上的意思,是想親自為我指婚的。您挑的若與皇上的不同,那不就耽誤人家的女孩兒了嗎?”老太妃聽了隻得作罷,但想早點抱重孫子的願望依然沒有消退。

賈府這邊也在慶中秋,一大家子人圍在一起玩擊鼓傳花,不料這次花卻在賈環手裏。賈環如今每日讀書向學,雖沒有寶玉那般才華,但好歹勤能補拙,如今的文章做的也是不錯。今見寶玉作詩受獎,心裏也隱隱想要表現一番,隻是探春告誡過他,想要出人頭地現在就必須藏拙。如今花卻落到手中,索性便也索紙筆來立揮一絕與賈政。賈政看了,點點頭道:“難為他了,寫的倒是中規中矩,隻是沒什麼新意。”賈赦乃要詩瞧了一遍,連聲讚好,道:“這詩據我看甚是有骨氣。想來咱們這樣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熒火’,一日蟾宮折桂,方得揚眉吐氣。咱們的子弟都原該讀些書,不過比別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時就跑不了一個官的。何必多費了工夫,反弄出書呆子來。所以我愛他這詩,竟不失咱們侯門的氣概。”因回頭吩咐人去取了自己的許多玩物來賞賜與他。因又拍著賈環的頭,笑道:“以後就這麼做去,方是咱們的口氣,將來這世襲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襲呢。”賈政聽說,忙勸說:“不過他胡謅如此,那裏就論到後事了。”賈環聽了身子一抖,嘴唇緊緊抿住,不露半點聲色。是啊,庶子再優秀也不能算是正經的繼承人,除非這賈府再沒旁的子嗣。賈政最近頗為關照賈環,也隻不過是見他勤懇踏實,現在抬舉他一些,將來若不慎考中了功名,也能為家族增光,將來更好的“輔佐”寶玉這個未來主人。二人從出生就不平等,現在還奢求什麼呢?賈環隻暗暗苦笑著。

*********

*********

水曜的中秋佳節過的並不如意,先是江浙一帶官員上報,春夏交際雨水增多,南方多暴雨天氣,很多堤壩難以維持這百年難遇的洪水侵蝕,有的地方洪水決堤,已經淹死了不少百姓。雖然朝廷趕緊撥了錢款過去,但搶修堤壩也需要時間,這段時間裏洪水依然不退,那些喪失了家園的災民漸漸往北方遷徙,有的逐漸成為一股股不斷引起恐慌的流民寇匪。這一切都讓水曜止不住頭痛,看來必須要派一個得力的人前去配合當地官員,賑濟安撫災民的同時,鎮壓那些暴動的流匪。思來想去,先選了李尚書的三子李延夢,這人年紀雖不大卻隨了他父親李尚書狐狸一般狡猾機智的性子,兼又有武職在身,最適合剿滅那些流民出身的匪徒了。李延夢雖然性格能力都合適,但他身上的頭銜實在太小,不過是個四品中郎將,這種官職定然鎮不住那些當地的官員,水曜想了一會兒,忽然眼睛一亮,水溶便被任命為欽差,帶著數萬物資與李延夢一同前去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