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體貼的小姑(1 / 2)

鞭炮在門外劈裏啪啦地響著,王家即將迎來一個新嫁娘。金陵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全都來此慶賀,忙的王氏夫婦裏裏外外團團轉。

熙鳳這是重生以來第一次參加如此熱鬧的中式婚禮,一大早便被奶娘從被窩裏挖出來,仔細地將她烏黑的長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這是古代男童常梳的“總角”。

又給熙鳳換上了一身喜慶的大紅對襟小襖,手上戴了一對掛著小金鳳兒的鐲子,手腕一動,兩隻小金鳳兒搖來晃去,閃動著耀人的金芒。但這成色重量就有十兩左右,再加上這精巧童趣的做工,想必值上個數百兩銀子呢!

“新娘子來嘍!”門外的爆竹聲音震耳欲聾,熙鳳急忙邁著紅底繡祥雲的小靴子奔向門口,後麵的奶娘扭著小腳著急地揮著帕子:“我的小祖宗,你跑個什麼,你那嫂子又不會飛了,哎呦,我這老骨頭……”

熙鳳隻當沒聽見,嗖嗖幾步便迎上了那武家的花轎。

隻見那王仁身著大紅喜服,打扮的人模狗樣,一副氣哄哄的表情,心不甘情不願地踢了一腳轎門。

喜娘、媒人連忙簇擁著那鳳冠霞帔的武大姑娘,下了喜轎,來到堂上拜天地。

這喜娘可是個好職業,需要在婚禮前一天至新郎家,為新郎母親梳妝,接待客人。

迎親日喜娘為迎親準備物品用具,然後來到新娘家,引新娘上轎。到男家後,喜娘再引新娘下轎,儀畢,引新郎新娘入洞房,為新郎新娘鋪床攤被,陪伴新郎新娘吃“狀元花燭飯”。

次日,喜娘還要安排新郎父母吃壽飯。

當喜娘的一般都口齒伶俐,在每道儀式上能隨口編出取悅於人的好“口彩”(順口溜)。

眾人樂樂嗬嗬地在堂上觀禮,新娘與新郎要拜天地了,那王仁還有點不情願給劉夫人下跪,但王忠哼了一聲瞪圓了大眼,嚇的王仁一個哆嗦,連忙跪倒。

熙鳳看的目不轉睛,這武家姑娘個頭可真高,快要趕上那個竹竿哥哥了。在大紅喜袍中也能體現出婀娜的身姿,可見這新嫂子的體型十分苗條,真是便宜了這個混蛋哥哥了!

將新人送入洞房後,便是賓客們一起大吃大喝的時間了,王忠到外院去招呼賓客了。劉夫人則和趙夫人等幾個貴婦人帶著孩子正要去新房探望新媳婦。

門子突然來報:“夫人,京城二老爺來人給老爺夫人賀喜了!人剛到府外。”

這京城二老爺就是王子騰,前些日子便是通過他的關係才順利地解決了武家一事,如今又派人來道喜,送上這許多賀禮。王忠夫婦有些受寵若驚,摸不著頭腦。

“快讓人進來。”

來者是一年紀不太大的婆子,穿的光鮮體麵,頭上戴著鎏金簪子,臉上帶著標準的恭敬笑容,舉手投足一看便是大戶人家的高等仆婢。

“奴婢包氏給大老爺大夫人道喜了!二老爺二夫人得知仁爺今日小登科,特意囑咐了奴婢夫婦將禮送來,還讓我跟大老爺告罪,若不是聖上有旨,老爺奉旨查邊去了,這杯喜酒必是要來喝的!”

這包婆子倒是有一張好利的嘴,這話兒回的是一個貼切巧妙,讓人挑不出半點不是,又能心生好感,果然是京城大家的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