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20)甲:這也就是說,“西方哲學”也同天文學、化學、物理學、數學等具體的自然科學一樣,也是從一個並不科學的愚昧的認識出發,最終在人們不受其“思維規範”束縛的獨立的、自由的思維活動的不斷證偽、否定的推動下,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成了可以研究、觀察、比較的“科學認識”的“對象”了。但其本身還不能稱之為“科學”。
乙:確切地說,在進入“形而上學批判”以前的“哲學”還算不上一門科學,隻是在進入“形而上學批判”之後,哲學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其情形就像星象學之於天文學、煉金術之於化學一樣。而最重要的也就是對哲學的科學認識與研究。實際上,我們所麵對的現實世界並不是建立在一個沒有人工雕琢的、抽象的、理論意義上的基礎上,也不是隻對批判中世紀經院哲學、批判上帝創世論有意義的那一點“唯物論認識論”、“唯心論認識論”理論所能解釋的世界。因此,用它來批判經院哲學、上帝創世論是完全可以的,而用它的那一點形而上學理論來表述現實世界同樣也是捉襟見肘的、無能為力的。
(21)甲:你的這一哲學史觀,對我來講是全新的,我現在還沒有完全把握,所以我現在還沒有能力去判定它的是與非。不過,我最關心的是,被我們尊為指導思想的徹底的唯物論的命運。
乙:你的這一擔心不無道理。依據上述全新的哲學史觀,我們稱之為徹底的唯物主義的哲學的東西,確實不是一門科學。它同樣是一個“形而上學”的“思維規範”,它來源於黑格爾的“先驗的”的“邏輯學”的“理論體係”。隻是將這一“理論體係”顛倒過來,對象化為“認識發展”的“客觀規律”的東西,人們的“哲學研究”,隻是亦步亦趨的在它的指導下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充其量也就是將唯心主義在“純粹理性”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思維規範”,形式地並入唯物主義的“純粹感性”的“思維規範”之中,使其成為一個徹底的折衷的將人們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都包括其中的一個“絕對的”、“終結的”“思維規範”。看起來它好像將迄今為止的“智慧學”的全部智慧都包括進了它的“思維規範”之中了,進而給了人們充分地運用自己智慧的“自由”。實際上,這一“絕對的”、“終結的”“思維規範”,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其“形而上學”的本質,它在賦予人們的“智慧”以“充分自由”的同時,也剝奪了人們超越這一“智慧”的自由。進而以這一“思維規範”的形式,將人們帶進了或是突出感性認識的重要性,或是強調理性認識重要性的循環反複的旋渦之中,並最終在實踐中表現出或“左”、或“右”沒有止境的思想與理論的鬥爭。因此,從理論上批判這一徹底的唯物主義,是我國哲學理論界批判“形而上學”的迫切任務。
(22)甲:如果這一唯物論不是科學,那又是什麼呢?是偽科學?是反科學?總不可能是折衷的東西,既非科學,又非反科學、偽科學的東西吧?
乙:這裏需要糾正一下。我們這裏說唯物論不科學,並不是說人們的感性認識不具有真實性,更不是說唯物論所極力主張的反映論的不科學。確切地說,認識論裏的反映論是正確的,而將這一反映論提升到“形而上”“位置”上的唯物論是不科學的。其情形就好像金子是閃閃發光的,從這一感性認識出發不可能得出閃閃發光的東西就是金子的結論一樣;也就是說,在人的認識活動中,存在著反映論的情形,但是它並不處在“物理學之後”的位置上。把它放在“物理學之後”的位置上,使之成為主導人類認識發展的理論,就已經在用人們的“物理學之後”的理性去“幹擾”了它的“存在”,就已經把反映論改造成了主觀意義上的反映論了。混淆了這一內在關係,人們就會把自己感性認識上得來的東西,直接當成了當然正確的東西,就會放鬆理性上應有的警惕性,而犯下理性認識上的邏輯錯誤,這一邏輯上的錯誤曾導致我國屢次在政治上犯下的階級鬥爭擴大化的錯誤。
(23)甲:這也就是說,我們要將唯物論與它所堅持的反映論區分開來。我們決不能因為反映論的正確性,而武斷地把唯物論理解成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直接發展來的科學理論,更不能因此而證明唯物論的正確性,也就是說,不能用反映論的正確性反過來證明唯物論的正確性。不僅如此,同樣情況也出現在唯心論上,唯心論本身是錯誤的,但是,它所強調的、在人們頭腦裏已經建立起來的思維活動的觀念是存在的,也是對人的認識活動起作用的。
乙:這就對了。任何一種認識、一種觀點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不是科學的東西,在於它能不能發揮著科學的作用,唯物論在批判上帝給人“智慧”的問題上,它是科學的;但是用它來打壓同樣是批判上帝給人“智慧”,以及主張解放人類“理性的”“唯心論”,它就不再是科學的了。比方,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蘇聯,因反對“唯心論”而用它來打壓基因理論研究時,它就不是科學的東西了。因為這一打擊,原來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的基因理論研究的蘇聯一下子落後到了西方的後麵。而這一打壓過後沒多久,其結局便被顛倒過來了,最終還是基因科學取得了勝利,或者說是被稱之為唯心論的東西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24)甲:不管怎麼說,否定了唯物主義的科學性,人們是難以理解接受的,它給我們帶來的衝擊,決不會亞於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對於牛頓經典力學的衝擊,不會亞於時間會放慢、長度會縮短對於絕對時空帶給人們的衝擊。連唯物主義都不是科學了,哪還有用以指導人們社會實踐、科學活動的普遍規律、一般規律呢?哪還不會帶來天下大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