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後聽到的第一句話應該是:“真倒黴,又是個兒子!”。
這句話是我爸說的,據說他說完這句話就直接失望的走開了,連抱也沒抱我一下。
我當時自然啥也不知道,隻是在我長大懂事後,在母親埋怨父親的時候一直聽她這麼說起,責怪著父親當時對我的漠視。
不光我母親一直這麼告訴我,就連我小姨大姨也經常在我麵前這麼取笑著我父親。
在我小時候那個年代,暫時還沒涉及到計劃生育這件事,當然我父母也並非是因為覺得多子多福才生下我。
父親在北方軍墾農場當了六年的誌願兵,待他退伍回家結婚時年紀已經很大了,原本我們家應該隻有我大哥一個孩子,可我爸媽都希望能再有個女兒,於是我二哥跟我又先後來到了這個世界。所以對於我爸見我生下來又是個兒子,便連連說倒黴失望的走開這件事,我是可以理解的,也從來沒有責怪過他。
父親是我爺爺那些兒子裏麵裏最小的一個,加上我父親結婚較晚,我爺爺能分出去的家產早已分完。輪到我爸結婚時,我爺爺早已一無所有,就隻給我父親母親準備了一張床,連床單和被子都是我母親自己從娘家帶過來的。
在如此的家境下,父親母親要贍養三個孩子,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早些年的時候,父親還保留著一些壞習慣,經常喜歡出去和人打牌,家裏的很多活基本都是我母親在打理。
對此我母親較為寬厚,一直容忍著我父親,直到有一次父親將買自行車的錢全部都給獻給了牌友,從那時起家裏的財政大權就落在了我母親身上,父親也從此不再出去和人打牌了。
由於母親的勤勞和持家,加上父親後來也比較顧家,在我出生時我們已經住上了自己的房子!
那時的房子是什麼模樣,我已經記不清了,應該隻是用土磚堆砌而成的那種簡易的房子。當時這種房子在我們村裏並不多,是屬於那種最窮的人才會住的地方。
在我三歲的時候,父親母親風風光光的蓋起了木板房,我們家終於趕上普通人的住房條件,當時木板房在我們村裏還是較為時髦的。
不幸的事情很快就發生了,在一次父親母親外出時,頑皮的二哥不小心一把火將房子徹底燒毀,我們家似乎在一夜之間又回到了八年前。
由於我們的家境是如此的貧困,以至於絕大部分親戚和村裏人都瞧不起我們,唯一和我家保持很好關係的隻有我小姨一家。
我父親有兄弟姐妹五個,本來還有個三伯的,可惜那年旱災身體瘦弱的他活活給餓死了。而我母親則有九個兄弟姐妹,其中我母親和我小姨是最小的兩個姐妹,所以他們的關係才會一直那麼要好。
那時候我家不是一般的窮,每次路過別人門外聞到肉香時,我都會很羨慕很羨慕,因為在我們家隻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偶爾吃上這些葷菜。基本我們全家人都很少去買衣服,我大哥穿不下的衣服會給我二哥繼續穿,再輪到我穿的時候,衣服已經是補丁上又打了補丁。
我小時都隻穿布鞋,而且也同樣是我哥穿不下給我的。這些布鞋都是我母親一針一線縫製的,至今我還記得年幼時幫我母親用粗布沾米漿做鞋板時候的情形。天熱的時候穿布鞋腳會感覺很不舒服,所以在夏天的時候我們三兄弟基本不穿鞋,都是光著腳到處亂跑。
窮人家的孩子早幹活,這句話大概說的就是我們這種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