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遊雲載道(1 / 2)

白霧繚繞,鍾山蒼老,群岫連延,十方青黃。放眼望去,鐵樹翠峰上流轉著琉璃彩的光芒,綠如潮水般湧入眼中。嵐氣徐徐而過,惹濕一片。靜謐的四周,幽遠深邃得連聒噪的夏蟲都失語。

麵前是一條不見底的萬丈深淵,濃重的霧氣臃腫地堆積在半山腰,顯得神秘而恐怖。懸崖的邊緣,一塊碩大的黝黑岩石突兀出來,仿佛是用巨力硬生生地砸進峭壁之中,但二者宛若天成。

平整而光滑的巨石,鋥亮的仿佛剛打磨過的銅鏡,在豔陽的直射下,散發著淡淡的黑氣。巨石後連接著一條碎石小徑,近旁,一塊同樣質地的磨砂石碑上,用朱砂龍飛鳳舞地寫著——“靜源台”。

此刻,一位神情專注的白衣黑發少年正盤坐在石台之上。這位少年兩眼微閉,雙手自然地平放在膝上,一縷縷烏發伴風起舞,衣襟輕晃。

灼熱的光線直麵射下,但少年清秀的臉上沒有一絲汗水。若是細心看就會看見,少年四周的空氣隨著他的心跳一起震動著。

晌午。

突然,天地林木中的靈氣仿佛受到召喚,瘋似地湧向端坐的少年,他的身體隱隱地閃出紅光,頃刻,大量的靈氣便被焚燒殆盡。

猛然間,四周變得格外安靜,隨風而動的長發自然垂下,飛襟戛止。遙遠處,連低吟的獸語都聽得一清二楚。

不一會兒,少年微微張嘴,隻見一團淡淡的赤色氣體悄然飄出了少年的嘴。刹那間,麵前的空氣輕輕地震蕩了幾下,赤氣很快便被徐徐而來的清風吹個一幹二淨。

“呼,終於鞏固好五階了,如此,下月就能突破六階。不過,我已經過了焚氣期,身體裏怎會還殘有赤子之氣,難道是之前修煉的時候不夠專注?”白衣少年自言自語了一會兒,搖了搖頭,起身,撫平了皺起的長衣,深呼吸一口,便沿著上來的唯一小徑下去了。

……

……

這位白衣少年名叫凡雨霖,是南域兗州遊雲宗的弟子。

南域是大陸東南與南部的幾個州的合稱,是祁水以南,瀚海以北,東臨海以西,白帝山脈以東的廣大地區。據《異考誌》,南域並不是大陸最南端的地方。

遊雲宗是兗州境內眾多百年宗門中的翹楚,曆代宗主隻會選取天賦異稟的孩童入宗,有至於甚至出現連續多年無人入宗的情況,這在南域的百年宗門中是十分少見的,如此一來就造成了宗門人數極少的狀況。但貴在精英,遊雲弟子無不是天資聰慧,萬裏挑一的人才,這也成就了遊雲宗不小的名聲。

……

……

遠古之前,有神人傳道修“氣”,這之後,便形成了一條修煉“氣”的正道。

氣之道,源體之本,虛而無形,實則可窺,生體魄,涵精元,待千百輪回,永世長存。而然碌碌萬載,強者無數,僅憑修“氣”成神者,無。

修“氣”需要先天的條件,但凡是四肢健全,神魂無傷的人,都可以修煉出“氣”。當然,有因先天體質特殊而無法煉“氣”,也有因橫遭意外而無法修“氣”的人。總之,無絕對之事。

依對“氣”的控製和心境高低,把修氣者大致分為如嬰焚氣、凡生為宗、三氣化靈、三尊應神和太倉上境。

人自胎位移出顯露於世,便會夾帶著赤子之氣,這些本源精華會保護出生的嬰兒免受天地蘊力的侵害。自五至八歲,赤子之氣便會逐漸退去,至完全消失,而這也喻示著人的正式入世。

大道伊始,有心之人專研於煉化赤子之氣,歸己所用,可惜,碌碌百年,也隻傳下一本《焚經》。

《焚經》者,焚氣之書也。主在借用赤子之氣清除體內雜質,強化凡靈之氣,優化修煉的體質條件。

凡生,顧名思義如凡物般生長,此境界共分為十階,僅可序次而進,切勿揠苗助長。

化靈、擬天、介聖是三大氣境,需要分別煉化凡靈之氣,天靈之氣,聖靈之氣收之己用,方能算完成三氣之境界。

凡靈之氣、天靈之氣是人與生俱來靈氣,前一種蘊藏在四肢百骸,而後一種則都聚集在腦域之中,而聖靈之氣則是外物之氣,大致與其他生物體內的凡天二氣或是靈性事物中的靈氣一般。

尊者分為玄將、帝名、皇雍,當擁有了自己的皇雍上域便算完成了尊者的修行,有機會踏足所謂的神祗境界——太倉上境。

……

……

凡雨霖的心情極好,緩步走在竹海的陰涼之下,嗅著撲麵而來的清新竹香,就連灼眼的日光都被繁密的竹葉剪得零零碎碎,全然沒有在山頂時般耀眼。綠竹頻動,略顯晃眼,翠葉摩挲,音似曠野,讓凡雨霖不禁駐足享受。

“雨霖哥哥。”略顯興奮的嬌聲從凡雨霖的身後傳出。先是一怔,很快熟悉的聲音讓凡雨霖的嘴角微微上揚,右腳輕踏,忽地從快步跑來的女孩麵前消失。

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小蘿莉粉嫩嫩的臉上疑惑的表情,皺起輕筆描摹的細眉,睜大了水靈的眼睛,淺棕色的瞳孔略帶焦急地尋找著消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