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尚式雙驥傷其一(1 / 2)

美國舊金山,這裏是華人聚集的城市,這裏有美國西部最大的唐人街,處處洋溢著中華文化的氣息,也隻有在這樣的地方,還保留著大量舊時的武館。

明月武館,在舊金山唐人街富有盛名的武館,館主尚雲據說是尚式形意拳的傳承人,掌握著國術大宗師尚祥雲留下的全部國術精髓。而且尚雲本人據說曾有化勁修為,在華人國術界中享有崇高的聲譽。

明月武館中,實木的地板上,頭發花白,精神飽滿的尚雲正在對兩個人講解著:“形意拳講究萬法源於三體式,不論以後你們的功夫到了什麼地步,都要記住,站不好三體式,就練不好形意拳!”

“是,父親。”

“是,師父。”兩人分別回應著。

叫尚雲為父親的,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身高在1米8左右,身體壯碩,手腳粗大。這是尚雲的兒子,名叫尚小龍,是尚雲為了紀念一代功夫傳奇李小龍而取的。

叫尚雲為師父的,是個18、9歲的孩子,身高在1米9,身體修長,手腳又細又長,手掌寬大,雙手自然下垂的時候竟然接近膝蓋!垂手過膝,在古中國,這是聖人像!在國術中也認為,這樣的人是練武奇才。他叫李杜,是尚雲最喜歡的徒弟。

李杜很小就跟著父母來到美國,不久後父母就去世,據說是早年的舊傷複發。父親是一位國學愛好者,李杜的名字就是因為他父親喜歡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用二人合稱來命名的。

李杜母親則是形意八卦拳的傳人之一,所以父母死後,母親的師兄尚雲收養了李杜。

尚雲是形意八卦拳的嫡係傳人,他對李杜很好,視如己出,讓李杜和自己的兒子尚小龍一起跟著自己學習國術。李杜受父母影響,對國學和國術都很感興趣。

在尚雲的全力培養下,現年19歲的李杜,國術修為終於踏入明勁上層,身體素質達到正常人的極限,可是他很反感國術中的打法,因此對國術雖然也很入神,但是更喜歡國學。

尚小龍比李杜大5歲,也早練拳好多年,並且他專心國術,年紀輕輕已經有了暗勁中層的修為。

兩人一文一武,被華人圈中的人們讚為“尚氏雙驥”。

提高國術修為,需要實戰,和絕大多數國術高手一樣,尚小龍也對實戰極為重視,並且因此加入了某個社團,甚至參加一些黑拳比賽,借此生死實戰來提升自己的國術修為。李杜很不喜歡師兄的做法,認為在生死台上打生打死,風險太大。所以他隻是修煉國術,但是拒絕參加任何社團,更不打黑拳。

尚雲是很開明的師父,他對兩人的選擇都不幹涉,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人生如行拳,不管師父教的怎麼樣,最終還是要自己修煉才行。但是每周尚雲都會抽時間單獨為兩人講解一些和國術相關的東西,不管尚小龍和李杜如何選擇自己的路,他們都必須把自己這一脈的國術傳承下去。

講解完之後,尚雲叫上自己的老伴,四個人一起吃早餐,然後尚雲才會讓尚小龍和李杜出門,這是屬於他們這一家的規矩。

吃飯的時候,尚小龍邊吃邊對尚雲說:“爸,這個月我有一場拳賽,對手是練八極拳的,您經驗豐富,一會麻煩你幫我分析分析,這個人要怎麼打?”

尚雲還沒說話,坐在一旁的老伴,尚小龍的母親歎了口氣,埋怨著:“小龍啊,你說你整天為那些大佬打生打死的幹什麼,就在這武館裏平平安安的多好,你爸和我都老了,武館以後還要你來繼承。你說你萬一有個什麼,你讓我們老兩口怎麼辦啊!”

尚小龍拿母親也沒辦法,連忙向李杜使眼色,李杜和尚小龍自小在一起生活、練武,比親兄弟還親,看到師兄給自己使眼色,李杜馬上輕輕拍著師母的背,安慰道:“師母你放心,師兄怎麼說也進入暗勁了,一般的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再說了,有師父幫著分析,絕對贏定了。”

尚雲點點頭,沉聲對老伴說道:“你別一驚一乍的,我年輕的時候也沒少打黑拳嘛。國術修為要想提高,必須實戰!就算小龍以後繼承武館,沒有名聲,沒有實戰能力,怎麼繼承!”

說著,尚雲對尚小龍說:“走吧,把你對手資料拿來,我幫著看看。”

他們走後,老太太仍然在搖頭歎息著,李杜安慰道:“師母,別擔心了,有師父在,師兄不會輸的。”

老太太苦笑著說道:“小杜啊,你就別寬我的心了,我見過太多比武了,都明白的。比武定勝負,五分實力,五分運氣,誰都說不準的。當年你母親的功夫比你師父還高,最後怎麼樣呢?還不是傷在了比武擂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