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三江對陳建國說道,
“我和我媳婦兒剛才在外麵的時候也商議了,我們不那麼貪心。哪怕給我們一點兒也行,我家現在也確實要揭不開鍋了。”
“你就是給我100塊錢,我心裏都感激。”
對於趙三江來說,壓根就沒想到還能碰上這種事兒。
他很清楚隻要陳大明不承認,這錢他也一分錢拿不到。
陳大明想了想對丁慧芳說道,
“媽,要不這錢給你留2萬?你放心,用不了多久我就會再賺回來的。”
然後對趙三江說道,“當初領這筆獎金的時候是扣了稅的,我們隻拿到了16萬。”
“那6萬我們都捐出去了,不信你可以去廠區問,那些下崗工人都挺困難的,我們每家給了500。”
“這樣吧,就當獎金咱倆對半分,給你8萬怎麼樣?我留2萬。”
趙三江兩口子連忙點頭說道,“沒問題,可以的,要不給我們5萬就行,如果真像你說的那麼準,你等於是救了我一命。”
陳大明有點感慨,在這個年代的人都比較老實,通情達理不貪心。
如果在他那個年代,他是真的不敢這麼幹。那時候的人估計得讓他把錢全都退回去,搞不好還得讓他賠償損失費還得去法院告他。
事已至此,丁慧芳也不能再多說什麼了。
這夫妻兩個帶著一個那麼小的孩子,看他們的穿著打扮比自己家還要困難,一家三口都是麵黃肌瘦的。
小孩子眼睛盯著飯桌上的飯,嘴裏喊著餓。
丁慧芳急忙說道,“趕快坐下來一起吃飯吧,也沒什麼好東西,隨便湊合著吃點吧。”
兩口子再三推辭,陳建國硬拉著他們不讓走。
他讓陳大明去參考小賣店,再買點熟食花生米,再打一斤小燒酒。
這個時代的人都很熱情,很實在。
盡管都很窮,但是隻要有客人來趕上飯點兒了,就一定要好好招待。
每家都會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招待客人。
他們並不指望客人會有什麼回報,也絕不是為了討好,隻是單純的好客。
這種習俗在二三十年以後,已經消失的蕩然無存了。
那兩口子推辭不過便坐了下來,他們一邊喝一邊聊著,陳建國拿出捐款的本子給他們看,兩口子無比吃驚。
他們對這一家人就更加欽佩了。
丁慧芳抱著小孩子看著很稀罕,看小孩餓的麵黃肌瘦,有些心疼。
她又起身找了一些陳大明小時候的衣服,送給了夫妻兩個。
兩口子再三感謝,他們眼淚差點流下來。
吃過飯,丁慧芳對趙三江夫妻說道,
“那明天上午你們來找我,我去銀行把錢取了。”
陳大明對趙三江說道,“這錢,你必須跟你媳婦在一起才有命花。如果你再動什麼歪腦筋要拿著錢自己跑,那絕不會有好結果的。”
趙三江急忙點頭答應著,“放心吧,絕對不會的。”
陳大明再三叮囑,“一定要記住這事千萬要保密,獎金的事不要告訴任何人,否則的話你就會遭遇到大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