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久別重逢(七) 相逢五台山(1 / 3)

2012年初,張為民應X省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唐先茂先生的邀請,離開永埠市到X省省會天保市執業,同時擔任唐總公司法律顧問。唐總為了張為民,沒有續聘公司原來的法律顧問,反而花重薪聘用他這個初出茅廬的“老小夥子”,這讓張為民受寵若驚。所以,他隻能以更加賣力的工作狀態去回報唐總,回報公司。不僅是牽涉到公司的官司和糾紛,凡是公司內跟法律沾點邊的事項和業務,他都會兢兢業業的提供谘詢和服務。

唐總也非常喜歡張為民,他覺得這個比自己年輕十歲的中年律師身上,有兩種似乎已被許多現代的中國人遺忘但依然閃閃發光的東西,那就是良心和人品!如今的社會,很多人追名逐利,蠅營狗苟,卻把良心看的很淡。還有人竟然說:良心能值幾個錢?但一個人如果拋棄了良心,連基本的是非倫理觀念都不顧的話,那麼和衣冠禽獸又有什麼區別呢。人品更是一個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綜合體現。人品好者,你與其相處,如入芝蘭之室。人品壞者,你與其相處,如入鮑魚之肆。孟母為什麼三遷,就是為了兒子有一個人品好的鄰居。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唐總算是一個儒商,喜歡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做人做事也按照自己的原則。他一向鄙視那些自私自利,三觀扭曲,人品低劣的人。而通過“的姐被害”一案,唐總看出來,案件的代理律師張為民不僅是一個難得的好人,而且,處理案件過程中體現出的職業道德和人品更讓人敬佩。加上張為民本身就長的高大,儀表堂堂。讓很多人一見就能心生好感。唐總從背後還調查過張為民,這個年近四十半路出家的律師有過曲折的人生。這樣的人,絕不是一個思想淺薄的人。他應該是一個可以做益友和諍友的君子。所以,張為民來到天保市以後,唐總對他非常愛惜,但也明確的跟張為民提出:我給你這麼多的薪水,不光是讓你對公司法務事項負責,還想讓你多陪陪我,陪我參加一些社會事務。憨厚的張為民隻有一口答應。唐總信佛,生活中逢佛磕頭,遇廟燒香。因為唐總的關係,張為民也開始了解了佛教的一些知識。

2012年8月下旬,張為民陪同唐總到SX出差。辦完相關事宜,唐總提出到五台山禮佛。張為民和公司總裁辦孔主任隨行。

SX的山一般都幹燥缺水,黃沙彌漫,但一進五台山,卻是滿眼碧綠,莽莽蒼蒼,空氣清新濕潤,截然另一片天地。五台山位於SX省沂州市市WT縣東北部。因由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鬥峰、中台翠岩峰五座山峰環抱而成,所以稱之為五台山。農曆六、七月,三伏驕陽炎炎,燥熱難耐,然而五台山卻氣候清涼,爽快宜人。所以,五台山也是久負盛名的避暑勝地。他們三人一路緩行,進入五台山景區,猶如進入禪林佛國。隻見大小寺廟星羅棋布,殿宇層疊,樓閣崢嶸。

五台山是全國四大佛教名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寺廟從始建開始,曆朝曆代都在修茸擴建,史載,最鼎盛時達到三百六十多座,雖曆經戰火屢遭破壞,但解放初期統計仍存一百二十多座寺院。五台山的寺廟分布很廣,最集中的地方在台懷鎮。台懷鎮的寺廟,無論從規模還是樣式,無論是青廟還是黃廟,都稱得上是佛國的精華所在。張為民他們觸目所見,都或是平地古寺,或是山巔古刹,但見金頂紅牆,飛簷翹角,古樹交彙,加上雲山霧海,宛若佛國海市蜃樓。塔院寺的大白塔更是雄偉壯觀,宛若巨瓶,端坐於廟宇之上,聳立在群山之間,雲海之下。耳畔不時傳來朗朗經聲,不時飄來陣陣梵音。張為民不由深為感動,他跟著唐總且行且拜,整個身心都處於一種被佛感化的莊嚴和寧靜之中。後三人又到菩薩頂和顯通寺。

顯通寺是五台山寺廟群中最大的一座寺廟。寺內院落重疊,古木參天。全寺占地麵積四萬多平米,有大小房屋四百多間,且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布列於中軸線上的主要殿宇七座,從南到北,依次為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藏經樓。大雄寶殿是前院的主體建築,也是菩薩頂的主要殿堂,殿內佛壇中間塑有橫三世佛。中為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右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左為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佛。通過唐總的介紹,張為民了解到,在佛教當中,佛的地位最高,其次是菩薩,然後是羅漢。在所有的佛當中,釋迦牟尼的地位又最高,被稱為佛祖,或者佛陀,俗稱如來佛。釋迦摩尼掌管中土。釋迦牟尼有左右兩個協侍,也可以叫弟子,分別就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三人並稱華嚴三聖。而東方藥師佛的兩個弟子則是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三人並稱東方三聖。而阿彌陀佛和他的兩個弟子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則被稱為西方三聖。唐總介紹,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土的信徒從眾多的菩薩中選出三位,組成“三大菩薩”,又稱“三大士”,即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觀音菩薩。後來又加上了地藏菩薩,變成“四大士”。加上彌勒佛(彌勒佛名為佛,其實是菩薩),五位菩薩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其中文殊代表大智,普賢代表大行,彌勒代表大慈,觀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願。而四大菩薩當中,文殊居於首位,所以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也是位列全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