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前因後果(1 / 2)

此時正是春暖乍寒時節,夜裏本就有一點冷,再加上外麵又下著大雨,更添了絲絲寒意,冷風穿過破舊的小廟,眾人被淋濕的身上不禁打著寒顫,忙不蛈的在火堆邊烘烤著。

楊浩然本不欲來烤火,隻要運起煉神訣,分分鍾鍾就能把身上烘幹,但那樣就過於驚世駭俗,所以也就在火堆邊假意烘烤著,其實裏麵的**早就幹了。

有時候楊浩然也覺得無比奇怪,這煉神訣增長的速度未免太快了,從出天山到現在才多長時間啊,第三式煉神訣似乎都快要達到小成,別人都是煩惱功力增長太慢,自己卻是憂慮增長得太快了。現在已經不敢再練了,不過就是不練似乎功力都在緩慢地增長著,不要說力量已經大得他都不敢估計,摧碑碎石都是小兒科了,就是自己的身體也是強悍得沒得說,在回來的半路上也曾用刀劍砍向自己的手臂,除了留下條條白痕,絲毫沒有半點傷害。

楊浩然懷疑這一切都是體內的逍遙尊者蔡文豐搞的鬼,但是他也拿不出半點證據,況且已經把他跟外界的聯係早就切斷了,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他也沒法弄清楚。

楊浩然甩了甩頭,摒除異樣的心思,現在最關鍵的是要救回歐陽蘭,遲一秒就會多一分危險,還有到底是什麼原因被太子要除之而後快就呢。

邊烤火,邊聽了覺明和尚的敘說後,楊浩然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前因後果,對於太子李純的殘忍陰狠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為歐陽蘭落到這樣的人手中擔心不已。

原來楊浩然三人攪入太子的奪權爭鬥中,完全是一個天大的意外。

當今皇上年紀老邁,對於皇權的約束已經力不從心,朝廷的奪權爭鬥已經演變為太子李純和次子建康郡王李經的兩派爭鬥。太子的優勢在京城長安的朝廷上的官員和江湖草莽中的各路英雄,而建康郡王李經的優勢在家族勢力和各路藩鎮諸侯身上,兩派的爭鬥日趨激烈,甚至有不顧當今皇上的感受,由暗趨明之勢。

近幾年,李經的優勢在漸漸擴大,因為當今天下各路藩鎮諸侯都有軍權在手,可以自行招兵買馬,勢力巨大,而朝廷勢微,無法加以管束,各地方勢力對待中央是陰奉陽違,抗旨不遵的事情常有發生。

而支持太子李純的朝廷官員都是有名無權之悲,對於各地方的反抗無可奈何,但是沒有辦法,支持太子的地方藩鎮諸侯隻有不到三分之一。正在太子著急的時候,興教寺帶去一個神兵出世的消息,於是暗中聯絡各方勢力,使盡諸般手段,奪取神兵一統江湖勢力,以此扳平與李經的劣勢。

楊浩然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堵在了槍口上,被抓去做祭獻的童男。在太子他們看來,這還不是一件比針尖還小的事情,哪知道半路上卻被楊浩然逃跑掉了,並且帶出了一起拿去祭獻的潯陽公主李嫣兒,事情弄大了,這才下了追殺令,生要見人死要見屍,連帶著跟他一起的程飛和歐陽蘭也被查了出來進行殺人滅口。因為五河鎮地處偏僻,最近才找到二人的落腳之處,派出大批人馬殺之而後快。

當天在五河鎮上隻抓到了歐陽蘭,於是麻杆樣的曠姓師爺出了個注意,帶走歐陽蘭以做誘餌,引得楊浩然他們去拯救再圍而殺之。曠師爺還存了個心思,看歐陽蘭長相甜美,想獻給太子求得高官厚祿,當然這不過是覺明和尚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