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周歲宴(1 / 2)

家庭的溫暖,子孫幾代的和睦相處,像一陣風,擁進心間的是一種無盡甜蜜,這就是生命的延續,代代相傳,輩輩如此。殷心怡周歲這天,家裏的親戚都趕過來了,農村的遠親蒸上一簍子大餑餑,裏麵有壽桃、‘財主’、‘長壽’元寶等等好幾種,寓意很深。

王玉淑從早晨起來就開始忙活,外孫女滿周歲,樂的她嘴都合不攏。

她找了一個大紅印花包袱,鋪平在床中間,靠包袱的正麵前邊擺了四個白麵大壽桃,壽桃分別用染成色的麵條條,沾出‘生日快樂’四個紅字,包袱上還擺著幾樣寓意深的麵饃、鋼筆、書、木質大刀、算盤、百元大鈔、等等好幾樣。

殷舒濤和喻君寧守護在女兒身邊,殷心怡看到眼前那麼多從來沒見過的東西,她興奮地掙脫開父母,向包袱上的東西爬去。

圍在床邊的家裏人都笑逐顏開的說道“怡怡,快動手抓呀”、“這個好,抓這個”、“你看看,這小寶寶看東西多了,還沒了主意”。

就在大家紛紛說笑中,小怡怡爬到跟前,伸手就抓起大刀,殷舒濤高興的喊道:“好好,看來長大一定是個女警官,哈哈哈。”

喻君寧笑著把孩子手裏的木刀搶過來,又哄著怡怡再抓,這下抓得是百元大鈔,不知誰喊了一句;“好好,從小就知道錢是好東西,哈哈哈。”

隨後接著抓到書、算盤,都被喻君寧及時的從孩子手裏搶過來藏在身後,把個小壽星氣的‘啊啊......’直喊,頭拱在席夢思床上,扭動著身子不幹了。

這種嬰兒滿周歲抓‘寶’的嬉鬧形式,多少年來風行膠東半島,每當這天來臨,家中老少都滿懷喜悅,忙碌著做準備,親朋好友也都趕過來隨喜,場麵根據家庭生活水平,張羅起來的水準也就有高有低,不過大套路相差無幾,喜慶的氣氛還是濃鬱的很。

要是誰家喜得貴子,那這家人就是出門倒借,也要把這男娃的滿周歲,辦的紅紅火火。

殷心怡滿周歲這天,她的爺爺奶奶提前就從新壇趕到了晉海,看著孫女抓寶,喜的嘴都合不攏。

殷紹賢在酒席宴上,端著酒杯動情的對喻傑敏說:“親家,我們兩口在壇安工作,離兒子、兒媳和孫女遠,有勁使不上,幹著急一點忙都幫不了,全靠親家忙前忙後的照顧,真是辛苦你們了,想想心裏就覺得過意不去。

我兩口今天來,一是給孫女過滿周歲,表達一下對孫女的疼愛;二是特意過來對親家道聲歉意,人在單位身不由己,就是想過來搭把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樣吧,為了表示感謝,我敬親家和桌上的各位親戚朋友一杯酒,以表達我的誠意,幹。”

“慢著、慢著親家,你要是這麼說那你就見外了,誰叫咱們是實在親戚呢?我知道,你兩口工作脫不開,又離得這麼遠,就是想兒子、兒媳和孫女,著急的連覺都睡不踏實,想看一眼都由不得自己。哈哈,不是我說的叫你羨慕,你們哪能像我兩口,天天守在身邊,就是勞累點,心裏也是甜滋滋的,你呀親家,要是實在忍不住想孫女,那就等你兩口退了休,就到晉海來,守著兒子一家,過一過天倫之樂,再是有這麼好的氣候,保準你住下就不想你的老家了。我看那......。”喻傑敏打斷殷紹賢的話,端著酒杯一個勁的說。

這時喻傑恒打斷他哥的話;“哥,你親家倆說起話來還沒完了,桌上的這些人端著酒杯光聽你倆說,手脖子都累了,你倆客氣的話留著酒後再說吧,用西北話說‘喝酒歸喝酒,不講嗎唯有(不要說沒用的),咱們還是痛快點把親家敬的這杯酒幹了吧。”

喻傑恒自從到了晉海,在單位幹得不錯,場麵經曆的也多,喝酒喜歡痛快,這時他端著杯子正著急的等著把酒喝下去,可這親家倆說起個沒完,他也就打著哈哈說了幾句。

殷舒濤為了女兒過周歲,盡自己最大努力,把長輩招待的喝好吃好,他端杯挨桌敬酒,白的、啤的、幹紅混合著喝,這人喝酒踏實,從不來虛的,端杯就幹。

四桌還沒有敬下來,舌頭就有點大,走路也開始搖擺,覺著胃裏一陣陣的往上翻,跑到洗手間吐出來,回到桌上繼續一個一個的敬酒。

一頓下來,殷舒濤實在頂不住了,他被人扶坐在房間的沙發上,嘴流口水的睡了。

酒席桌上大家喝的都很盡興,喻傑恒喝的也有點多,不過還可以做到自持,張楓雪喝的傻笑,他搖晃著站起來,興致大發的說道;“親戚們都不、不要走嗎?我給你們唱個達阪山的姑、姑娘......。”

“你看你這個窮東西,喝的都站不住了,還唱個啥來,趕緊回家吧。”喻傑梅笑著扶住張楓雪往外走去。

客人都散了,殷舒濤還睡在沙發上,幾個人把他架到車上,看他臉色蠟黃,神誌不清,嚇得把他送進婦幼醫院,躺在病床上掛上點滴,直到深夜才有了神智。

他這個當爸的,可真是支持閨女的工作,高興地就怕親戚們喝的不夠,把自己都豁上了。

喻濱海裏外忙活倒沒喝多少,回到家裏,喻傑敏借著酒勁,把兒子叫到跟前問道:“濱海,你和那個小韓處的怎麼樣?到沒到談婚論嫁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