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一章 新聘廚娘(1 / 3)

偷心小廚娘(洛兮)

狼毫毛筆,筆走龍蛇,在一張雪白的宣紙上刷刷地寫著。

“您先坐,喝杯茶……知意樓向來迎客如賓至,不過有幾點必須事先說明。”

“噯,聽著呢。”

“知意樓所接之委托,一不侵犯王法,二不介入恩怨,三不拿錢換命。”

“俺……”

“客人所求之委托,知意樓可接亦可拒絕,如果您非要我們辦的話——不好意思,知意樓有絕對的拒絕權利。但是凡是拒絕的委托,除了違反上麵的三點外,其餘的我們知意樓也會跟您說明原因——您放心,都是合理的原因。”

“……”

“替人辦事,當然要有價錢,知意樓的價錢確實是童叟無欺,絕對是隻看委托不看人。這個價錢一般是由知意樓來決定,當然有特殊情況也可以商榷,而且如若是二級以上的大委托——”筆尖頓了一下,“都是事前跟您講個大概,事後按照具體情況算錢的。”

“俺想說……”

“還有,如果事情沒有辦成,知意樓不會拿一分一毫,您給的銀子我們會全數退回,憑據就是我現在寫的這張紙。”

“……但是俺不識字呀。”

……

寫得飛快的筆頓了下,桌案後麵的知意樓安陽分樓的主簿成榆終於抬起了他那張白麵書生臉,天氣太熱,他的眼神也不太好,整個人顯得有些混沌。不過他立即搖了搖腦袋,揉揉眼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終於看清了……對麵這位足有六十多的老大娘。

那位六十多歲的老大娘也在用一種愣愣的表情看著他,好一會兒才打開那幾乎沒牙的口說道:“俺隻不過是想給在城外官道上做茶水生意的二兒子送隻燒雞,老婆子腿腳不靈便,身旁又正好沒有出城的人——”她說著,臉上的菊花皺紋又笑了開來,“媳婦兒說沒關係,交給知意樓就可以,這不俺就找到這兒來了……”

“……”

成榆慢慢地轉頭,發現案旁那隻金黃油亮的燒雞還冒著熱氣,看上去可口得很。

他仰天長歎了一口氣,然後抓起剛才那張寫滿了字的宣紙揉了揉,回手扔進了紙簍,弧線甚是優美。

“小葉,這隻——這隻燒雞就拜托你了,快去快回。”

“啊?為什麼是我?”被叫做小葉的年輕人剛晃晃悠悠地從正廳走出來,就被叫住,一臉委屈的表情。

“因為我下午還要忙著招人,你比我閑。”成榆言辭確鑿地說道,然後又轉過身來。

“大娘你放心,燒雞我們會送到。至於——”他噎了一下,“至於跑腿錢,就不用給了……”

本來嘛,尊老愛幼是美德……生意場上也不能忘……

時安平天下,玄武三年。

天下已歸為安平朝五十餘年,大趨勢下倒也太平,武林中新人輩出,從來都是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不過有些東西相比起來確是較為持久,有一些事情在江湖上行走更應該是屬於那些必知的消息。

比如說,最大的賭館是千金換,最好的錢行是聚財莊,最醇的酒在不歸坊,最漂亮的姑娘——當然要去秋江院。

再比如說,聽最好聽的曲兒要去引鳳堂,品最頂尖的茶要去天一茶館,吃最好吃的菜——哦,是齋菜——要去阿彌寺,而如果到了阿彌寺,還可以站在當山橋上往東看,那便是當今天下最耀眼的樓閣——“江南弦歌,十三雅意”。

知意樓。

知意樓是一座十分奇妙的樓閣,知意樓的前身本來就是另一個傳奇,不過這裏不表——自從十餘年前年僅十四五歲的知意公子接手之後,更名為知意樓。“聞弦歌而知雅意”,普通店鋪張羅衣食住行,知意樓張羅的卻是任何的要求,任何的心願。除此之外,武林中大大小小的消息,知意樓是了解得最多最全最真實,甚至有人笑談,當有很多事情,是知意樓告訴當事人的。

“嘖嘖,前月武當的長老木道人與青城派的掌門扁不舒在曲江上比武,以一招之差飲恨落敗……原來竟然是扁老頭子之前在木道人的茶中下了軟筋散,三日前被藥聖石家揭穿把柄……哎呀呀……我估計這事兒,大概是武當察覺不對,委托知意樓查清的吧!”

一本線裝藍皮的小冊子正被搖搖晃晃地拿在手裏,封皮上數個大字——“江湖快報,第廿四集”。

冊子的主人成榆正躺在一張太師椅上看著,倒是看得津津有味,搖頭晃腦,還不時像發現寶貝了似的衝著身後的黃衣人說道:“還有啊黃兄——去年上著名的十三屍無頭案被破,陝西總捕頭在慶功宴上特意提到了知意樓,說是多虧知意樓,才能找到最關鍵的證據,將犯人一網成擒!”他說著說著咂咂嘴,“我敢肯定——這事兒絕對是肖三閣主出麵做的。”

黃衣人正是知意樓安陽分樓的主事黃多蕉,他聽見成榆興高采烈地說了足有一個時辰,終於忍不住長歎了一口氣。

成榆聽見他歎氣,先是一怔,不久後自己也歎氣起來。兩個人一聲長一聲短,你歎完來我接著歎……真是一派愁雲慘霧。

“我說……”

“嗯?”

“同為知意樓——”

“這差別怎麼就這麼大呢。”

“唉……”

“唉唉……”

就像天底下的好店家都有分號一樣,知意樓也在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分樓。雖然旗號一樣,張羅任何的要求任何的心願這一點宗旨也是不差,但是實際做事情上可是有千差萬別——比如說,安陽分樓這一家,平日裏說忙也確實挺忙,人手有時候還不夠,隻不過最常做的委托……大概就比今日上午替阿婆送燒雞高級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