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十二章 智破周瑜計(1 / 3)

婚禮過後,劉備與新夫人貌似十分恩愛。為了使新夫人能與親人多聚些時日,劉備答應了夫人的請求,同意留在江東住一段日子。

孫權將江東最豪華的府邸騰出來給劉備夫婦居住,每月送來許多銀錢、美酒、歌姬……

於是,劉備日日豪飲,夜夜笙歌,酒宴每每通宵達旦,似乎已漸漸淡忘了荊州。

眼見趙雲在房間裏不停地轉來轉去,暗自歎息,我不禁關切地問道:“子龍,你最近為什麼總是歎氣?有什麼心事?”

趙雲道:“眼看快到年底了,主公卻仍然對何時回荊州隻字不提,我擔心再這樣下去荊州會生出變故!”

“對!荊州就是生出變故了!曹操派兵攻打荊州來啦!”我煞有其事地道。

“什麼?這是什麼時候的事?”趙雲緊張地問。

“你想讓劉備什麼時候回去,這就是什麼時候的事!”我忍不住笑道。

趙雲鬆了口氣:“別拿這種事情開玩笑,謊報軍情依軍法可是要處斬的!”

“這麼嚴重啊?難道孔明先生想害死你不成?出主意讓你去騙劉備說荊州告急的人可是他!”我漫不經心地靠坐在椅子上,從袖中掏出一隻錦囊,用食指不停地搖著。

“這不是軍師交給我錦囊嗎?怎麼會在你這裏?”趙雲終於注意到了我手中的道具。

我道:“你的東西,我自然都找得到!當初軍師是不是囑咐你在來東吳的路上打開第一隻錦囊;年底的時候打開第二隻錦囊;遇到危難的時候打開第三隻錦囊?”

趙雲恍悟,“是啊!現在該是打開第二隻錦囊的時候了!”

趙雲拆開錦囊,讀過諸葛亮的計策後,讚道:“軍師真乃神人也!”

想到諸葛亮並不知道孫尚香和周瑜的關係,我不禁有些擔心:“神人也難免有失策的時候!就算這一計會成功,下一計也難說了!劉備能否平安回到荊州,一切還要靠子龍你見機行事!”

“我相信軍師!”趙雲道,“我會依軍師的妙計而行!”

“好吧!”我道,“為防止發生意外,我先去打探一番,至少得弄清楚孫尚香現在是幫周瑜的,還是反周瑜的!”

月黑風高,一連幾夜,我暗藏於劉備府邸的屋簷上觀察孫尚香的言行舉止,並未發現她有任何不妥之處。

這日,孫權邀請劉備去赴晚宴,孫尚香留在府中,並未同行。劉備離開後不久,便有侍女送來一封信給孫尚香。

孫尚香並未拆開信來看,隻是瞄了一眼信封,便將這封信直接遞到燭火上燒掉了。

隻見她轉身對那侍女道:“你去回複大都督,就說該說的上次會麵時我已言盡,如今我已為人妻,且肩負著孫劉固好之重任,不便再與他私自往來。日後,請他自己多保重!”

躲在房簷上的我暗喜:孫尚香果然是個識大體,顧大局的女子!這下趙雲可以放心行事了!

當夜,在與趙雲商議好帶劉備返回荊州的方法、時間和路線之後,我率先趁夜潛回荊州向軍師報信,以便軍師暗中部署兵馬接應劉備。

按照約定日期,諸葛亮精選了數百名軍士扮作客商,乘商船沿江而下,泊於孫劉交界處等待趙雲帶劉備前來會合。

見我在船頭焦急地東張西望,諸葛亮喚道:“曉曉,不要在甲板上轉來轉去的,容易被人察覺,還是到艙裏來陪我下棋吧!”

“我不會下棋。”我心不在焉地應道。

“沒關係,我來教你!”諸葛亮道。

“哎呀,先生,我真是服了您了!這都什麼時候了,您還能靜下心來下棋?”我答道。

諸葛亮笑道:“你是對我沒信心,還是對子龍沒信心啊?”

我道:“說實話,當今這世上,隻有您和子龍能夠給我百分之百的信心,但這不表示我不會擔心,因為總有些雜七雜八的人會在關鍵時刻出來攪局!”

“什麼叫‘百分之百’?”諸葛亮不解地問。

“就是‘十成’!”

諸葛亮笑道:“那雜七雜八的人又是誰?例如?”

我彎身進到船艙內,在諸葛亮耳邊低語道:“例如,周瑜!因為妒忌你,變著法兒地破壞孫劉聯盟!他心眼兒那麼小,早晚會被你給氣死!又例如,關羽!赤壁大戰中,曹操丟盔棄甲,走投無路,逃至華容道卻被他給放了!英雄立身於世,怎可因私情而廢大義?再例如,張飛!嗜酒成性,喝醉了便打罵士兵,遲早會壞大事!最後,例如,劉備!你別看他如今謙遜仁義,禮賢下士,他日稱王稱帝後,便不免會性情大變,剛愎自用,一意孤行!”

諸葛亮驚道:“曉曉,隔牆有耳,請慎言!”

“沒關係,這樣低聲的耳語,沒人能偷聽得到!”我繞到諸葛亮身後,俯身在他耳畔續道,“我對您說這些,不是為了指責誰,隻是不忍心見先生您日後受委屈,提醒您要留心應付!先生日後的生活,必不會像高臥隆中時那般逍遙自在,但先生一定要堅信無論吃多少苦,挨多少累,受多少氣都是值得的,因為先生不僅會成為蜀漢的一代名相,您的智慧和才華更是會令您成為千古流芳,家喻戶曉的智者!”

諸葛亮握緊我的雙臂,扶我站起身,凝望著我的眼睛,認真地問道:“曉曉,你到底是什麼人?”

我坦白道:“實不相瞞,我是您的後人,來自於一千八百年之後的未來。依據我家家譜記載,我是您老人家的第八十一代玄孫女!”

“竟會有這樣的事?”諸葛亮一臉驚奇,“你是怎樣到這裏來的?”

“我也不知道,我當時隻是意外地暈過去了,再醒來時,就已經在這個時代了!”我答道。

“那你還能回去嗎?”諸葛亮又問。

“不知道,至少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找到回去的方法。”我如實答道。

“既然你來自於未來,你一定知道我們所期盼的大業是否會成功了?”這大概是諸葛亮最關心的一件事。

我道:“什麼樣的大業才算是成功的?每一個朝代都會在不久之後被下一個朝代所取代。有合便會有分,有興便會有衰,有始便會有終,合是分的起點,興是衰的起點,始是終的起點,曆史就是在這樣的輪回中不斷前進的。”

諸葛亮讚道:“不愧是來自於未來的人,你的眼界果然比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寬廣許多!”

我續道:“所以我一直認為,奮鬥的結果是成是敗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努力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的每一步都跨躍得很精彩,都會被世人津津樂道地傳誦!就像人生一樣,雖然每個人最後的結局都同樣是悲劇,但有些人的名字在曆史上卻特別璀璨,比如說,諸葛亮!而絕大多數默默無聞的人卻被曆史所湮沒,遺忘,就好像從來都沒有存在過一樣,比如說,諸葛曉!”

諸葛亮笑道:“你會覺得遺憾嗎?你若是遺憾,日後我可以命人幫你把名字添進史冊!”

“千萬不要啊!”我緊張地道,“我的名字是一定不可以在史書上出現的!否則的話就意味著曆史改變了,而曆史一旦改變,我們那個時代是否還會存在都難說了,是否會有諸葛曉就更難說了!所以,我要特別拜托您一件事:以後在安排人寫史書的時候,千萬別把我寫進去,不然後果難以預料,可能會害得我憑空消失的!”

諸葛亮道:“好吧,我記下了!既然我們是一脈相承的親人,這個忙我一定幫你!”

“那曉曉先在這裏謝過祖宗您啦!”我作揖道。

“哈哈哈……”諸葛亮大笑,“和你聊天真是頗為有趣啊!”

此時,有軍士前來稟報:“軍師,主公和趙將軍到了!”

諸葛亮道:“我們一起出去相迎!”

“嗯!”我應道。

見到趙雲,我忙奔過去,問道:“怎麼樣?沒遇到什麼危難吧?”

趙雲道:“幸虧有軍師的第三條錦囊妙計,請新夫人幫忙斥退了周瑜派來的追兵,才使得我們能夠順利來到這裏。”

劉備攙扶新夫人從馬車上下來,棄車登船。諸葛亮下令開船,我們隨即沿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