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十七章 花子有心(2 / 2)

冷冷的月光冷冷的風,冷冷的花兒奏笛聲。

杜飛雪在幻景中看到了一個人,一位會吹笛子的少女。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原來那位吹笛子的姑娘會是瓏瓏。聽著在耳畔回蕩著的那飄然而優美的笛聲,他感到很熟悉,熟悉的似乎可以讓杜飛雪找到某一種的意境。

不過,無論杜飛雪是怎麼的想,絞盡了多少的腦汁去想,他依然是想不到自己到底是在哪裏聽過如此熟悉的音律,因為,杜飛雪是在幻境,是在夢境中聽到過的,所以她想不起來,不僅是想不起來那位吹笛子的少女,也想不起來那倒懸著的虹橋,還有那會變色的蝴蝶……

笛聲很悅耳,頓時打破了這朦朧薄霧所掩蓋的夜的安靜,不過,這聲音讓此夜更顯得靜。

音律高低不一,時斷時續,時而顯得輕快明朗,時而又顯得那麼的低沉與感傷。杜飛雪琢磨不透吹笛子人的心情是何變換,又有著怎樣的起起伏伏,就如在飛雪地帶,他人琢磨不透杜飛雪臉上的笑與手中的劍一樣。

除了杜飛雪外,這裏沒有人,也沒有笛子,但是卻有笛聲,美妙的笛聲,隻有用心去吹奏笛子時,才會發出這樣動聽的聲音。

其實,這幽婉的笛聲並不是人所吹奏出來的,更不是笛子所發出來的。

是瓏瓏,在這裏,也隻有瓏瓏才可能奏的出來這麼美妙的樂章,瓏瓏根本就沒有吹笛子,隻是她從內心發出了一段從未想過的東西,所以借此,才有一段令人哀而不傷,輕柔連綿的笛聲。

杜飛雪聽得出來這唯美的笛聲是瓏瓏所發出來的,他目不轉睛地看著瓏瓏,一會兒,笛聲止住了。

於是,這裏又重歸了一種靜,一種象飛雪地帶那麼的靜,想象不到的靜。

月光昏暗,鋪散在這並非屬於人間的每一個角落。

瓏瓏也在看著杜飛雪,不過,花是沒有眼睛的,然而花卻有心,即使在人們眼中,一朵花會有心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瓏瓏確實是一朵不可思議的花,她美而不豔,不可挑剔,她生長在一張石桌上,既沒有土壤也沒有積水,她曆盡風霜雪雨而紋絲不動,她曾經是個人,一位很漂亮的少女,而今,她是一朵花,一朵特別的不能再特別的花。

這一朵花,也就是瓏瓏,她很孤獨,如同杜飛雪在江湖上一樣的孤獨。

杜飛雪剛剛相識孟飄零的時候,就說自己名為孤獨,而且,瓏瓏相識了杜飛雪,在他麵前也表現出了孤獨。然而,杜飛雪的孤獨,是飄零所能看到的,然而,瓏瓏的孤獨,卻是杜飛雪所看不到的。因為瓏瓏並非是個人,隻是一朵花,杜飛雪也是一種傳說,存活在孤獨世界中的傳說,所以,他也體會不到瓏瓏此刻的寂寞。

月光好冷。

這是瓏瓏在這裏生存這麼多年,第一次感觸到了月光的冷。由於是第一次感覺到了這麼一種冷,所以她有種莫名,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冷,因什麼而冷。

然而,杜飛雪卻沒有感受到自己有多冷,其實,這個夜晚也並不是太冷。月光也不冷,月光柔柔,又怎麼會冷。所以,不是周圍的冷,而是心冷。瓏瓏是一朵特殊的花,她是有心的,所以她感覺到了冷。

杜飛雪這時道:“你在吹笛子,你的聲音好美,讓我想起了好多。”

剛才那段幽幽的笛聲真的很美,要比人間所有的樂器發出的音律還要美,還有詩意。杜飛雪是很少會誇讚別人的,因為他隻會用眼睛看別人的劍,然而,天下間,沒有一個人的劍法會勝過他,所以,他不會誇耀別人。但是這次,他卻是用心聽下了剛才從瓏瓏身上飄散出來的悠悠旋律,他也因這樣動聽的音律而折服,所以,他誇讚了瓏瓏。

瓏瓏倒是不以為然,因為她很自信,她剛才所發出的笛音要比天籟之音還要美妙。她反倒對杜飛雪前麵的那句話很感興趣,與其是說那句話感興趣,倒不如說是對杜飛雪的過去感興趣,與其說是感興趣,也倒不如說是在意。

瓏瓏沒見過人,更沒有經曆過人間的情感。瓏瓏所見過的第一個人是杜飛雪,而且從他的眉宇之間,感受到了杜飛雪對飄零那無怨無悔的愛戀,她借此似乎也已經感受到了人間的那一種令自己所費解的真愛。

月光。

朦朧。

飄飄的細語從杜飛雪的耳畔劃過,道:“想起了好多,關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