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緣升 第五十九章 隻是當時已惘然(2 / 2)

我是應該抱怨與控訴的,連同惠兒的那份:我厭倦了這逍遙城裏的爾虞我詐,我憤怒這王公貴族裏的人情冷漠,我嫉恨這後宮世界的不公待遇。父王的龍庭今猶在,逍遙宮今猶在,姿生閣今猶在,惠兒已逝,小兒已逝,親情已逝,良兒恐也將命不久矣。我想象著可以再次與父王牽手走在禦花園的小道上,我想象著可以與母妃再次沐浴在姿生閣的陽光裏,我也曾想象著能有機會全家人在整個逍遙宮裏共享天倫之樂,可是,這些會變成現實嗎?我沒能見他最後一麵,沒能見到惠兒最後一麵,也沒能見到小兒最後一麵,我的人生總是被遺憾占據,而後又被失望填滿。

父王,您太忙了,你可曾與兒女們閑敲棋子?你可曾與妻子們人約黃昏後?你可曾與你的臣子們舉杯邀明月?作為君王,您遺失的美好實在太多了,孩子們想要你的一點點慈愛,你可知?妻子們想要你的一點點溫存,你可知?臣民們想要你的一點點關懷,你可知?君臨天下萬物生,那是你的霸氣,請您回頭看看走過的路,不要留下太多遺憾,父親,我在回家的路上,等你……

隻見良之的寫封信寫到最後,從下筆的力度來看就有點力不從心,等你兩個字被她的鮮血染紅。他看了寫封信不免悲從中來,淚水模糊了他的視線,一顆淚浸染了紅色的血跡,血跡與淚水重合,不免又擴展開來。隻見他放下信,走到惠妃身邊說:“對不起,我沒想到良兒與惠兒她們兩姐妹內心會有如此怨念,早知道……”

“早知道現在如此,您就會讓她和那個窮書生在一起了嗎?早知道如此,您就不會讓她嫁到海日吃那麼多苦了嗎?早知道如此,您就不會再讓惠兒代替五公主遠嫁川巴了嗎?早知道,早知道如此,我就不會嫁給你!”惠妃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悲痛與憤怒,她將這三十年來的腔悲憤化作淚水與苦水,索性一股腦兒倒給眼前的逍遙王,他無語反駁,他自己也知道,無論是作為君王、丈夫還是父親,他都不太合格,他坐下來,看著姿生閣日漸衰敗的景色,不禁悲從中來,他唯一可以說的一句話就是:“對不起!”

惠妃擦了擦眼淚說道:“明日過了良兒頭七,我請求離開姿生閣,去清心觀靜修,請王上批準!”

逍遙王驚愕道:“什麼?你要……出家?”

“惠兒已逝,良兒也不在了,現在就連哥哥也沒了,我一人就在這姿生閣還有什麼意思?徒增悲傷而已。”她緊閉雙眼,逍遙王不知如何挽留,也許成全才是最好的結局,他歎了口氣道:“既然你心意已決,本王也不再挽留,這姿生閣永遠為你而留,你想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她不語,他也不再說,就這樣,兩個人三十年的婚姻就此畫上句號。

逍遙王帶著阿常走出姿生閣,他歎了口氣說:“良兒是我用手抱過的第一個孩子,那時候本王還是很寵她的。”阿常笑了笑說:“是啊,老奴還記得當時王上就連批閱奏章的時候還將她放在腿上呢!要我說長公主還是王上眾多孩子當中得到王疼愛最多的呢!”

“可是良兒說得沒錯,本王欠惠兒的實在太多了,這孩子性格溫順乖巧,從未忤逆過本王,也不像美兒那樣驕縱,到頭來我還讓她小小年紀就離開逍遙城嫁到到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這樣想來,本王是有點殘忍了。”逍遙王雙手背在身後,邊走邊說。

阿常隻是邊走邊聽,什麼也不說,逍遙王又接著自言自語:“自從惠妃跟隨我開始,迄今三十年了,為本王生了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不爭不搶,從未有過任何怨言,我欠她們母女三人的太多了!”阿常回應道:“要說這王宮之中最賢惠之人還非惠妃娘娘莫屬!”他們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向乾坤宮走去。

惠妃從此便搬離了姿生閣,往日熱鬧的姿生閣從此落寞的隻有掛在葡萄架上的陣陣風鈴聲,風吹過,更添了幾分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