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瓷器風雲(1 / 2)

瑞豐朝,太平十八年,暮春。瓷都青岩鎮,煙火氣息濃鬱,林立的煙囪吐著嫋嫋青煙,仿若在低語這座瓷鎮綿延數百年的榮耀。鎮中,林家窯廠獨占鼇頭,其出品的瓷器精美卓絕,暢銷海內,還漂洋過海,備受海外青睞。

16歲的林羽身著粗布麻衣,在窯廠穿梭自如。他出身製瓷世家,自幼便被製瓷工藝深深吸引,多年浸淫其中,對製瓷工序早已熟稔於心。此時,他正全神貫注地看著祖父林老爺子調配釉料。

“羽兒,這釉料調配,堪稱製瓷的核心秘技。”林老爺子雖已白發蒼蒼,但精神矍鑠,眼眸中滿是對製瓷技藝的熱愛與執著。他手持一個古樸瓷碗,裏麵盛著研磨精細的礦物粉末。

“祖父,快給我講講。”林羽目光灼灼,迫不及待想要汲取知識。

林老爺子微笑著,拿起一根細長竹棍,輕輕攪動碗中粉末,娓娓道來:“咱們瑞豐朝瓷器聲名遠揚,獨特的釉料配方功不可沒。就拿這青花釉來說,主要原料是鈷礦石。但不同產地的鈷礦,燒出的青花色澤差異極大。咱們林家窯廠,一直選用西域運來的鈷礦,其色純正濃鬱,能燒出如藍寶石般深邃的青花。”

說著,林老爺子往碗裏加入一些白色粉末,“這是高嶺土,能讓釉料細膩均勻,緊密附著在瓷坯上。高嶺土的比例極為關鍵,多一分則釉麵厚重,少一分就無法完全覆蓋瓷坯。”

接著,林老爺子拿起一個小陶罐,罐中液體散發著淡淡清香,“這是用山間清泉與多種植物汁液混合而成的特殊溶劑,能調節釉料黏稠度,施釉時更流暢自然。你瞧,像這樣慢慢倒入,同時不停攪拌。”

林羽緊盯著祖父的一舉一動,隨後拿起竹棍,依樣攪拌起來。在祖孫倆共同努力下,原本色澤各異的粉末漸漸相融,變成一種幽藍中透著溫潤光澤的釉料。

調配好釉料,便進入施釉環節。林羽小心捧起一個拉坯成型的瓷瓶,這瓷瓶線條優美,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他將瓷瓶緩緩浸入釉料,心中默默計數:“一、二、三……”數到五時,迅速平穩地提起,多餘釉料自然滴落。此時的瓷瓶,披上了一層光滑均勻的釉衣,在日光下熠熠生輝。

“施釉講究速度與力度的精準把握。”林老爺子在一旁指導,“浸釉時間過長,釉層過厚,燒製時易流釉;時間過短,釉層薄厚不均,影響美觀。這得長期練習,才能找到最佳手感。”

林羽點頭,深知製瓷工序不容半點馬虎。緊接著是燒製。林家窯廠采用傳統龍窯,依山而建,形如巨龍,長達數十米。窯內多個火膛,可根據燒製階段精準控火。

裝窯前,林羽和工人們將施好釉的瓷坯輕輕放入特製匣缽。匣缽能保護瓷坯免受火焰直接衝擊,確保受熱均勻。“羽兒,裝窯時瓷坯的擺放位置也很關鍵。”林老爺子說道,“靠近火膛處溫度高,適合燒製大件瓷器;窯尾溫度相對低,適合燒製小件精細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