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聽到邊關急報後,不禁一陣猛烈的咳嗉。
“皇上!”底下眾人生怕皇上撐不住,都急著喊道。
皇上搖搖手示意沒事,平複了一陣才說道:“此次邊境危機,眾愛卿以為該如何應對?”
眾人見皇上沒表態,都不敢第一個發言。帝師大人眼睛直視著前方,看不出他在想什麼。
丞相當然不敢表態,若是事態一旦嚴重起來,慕容逸想盡快回京可就沒這麼容易了。所以,他的想法是先不要開戰,派使臣先去談判,好拖延些時日。
“皇上,老臣覺得,此次大夏國和柔然國出兵進犯,並不是真的想要和我南燕一舉爭個高下,而是想探探我們的虛實。”鎮國公說道,其實以他們對領國的了解,即便是現在南燕有內亂,他們也不敢貿然進攻,更可況現在,朝堂之上一片祥和,根本找不出破綻。
“是啊,皇上,臣也是這麼揣測的,柔然國才經曆了一場霜凍,他們自己的民生問題都顧不過來,說不定此次隻是想借一場戰爭,爭奪些糧草罷了。”丞相說道。
好不容易等到鎮國公開口了,可不能錯過這麼好的機會了。
“那麼依照丞相的意思,是我們直接把糧草送給他們就行了?”帝師大人反問道。
自古對於戰爭都是文主和武主戰,但是還未開戰就投降,這還是頭一次聽到。
“臣不是這個意思,臣隻是順著鎮國公的話說,臣的意思是,柔然國此舉進攻,定然討不了好。”丞相極力辯解道。
“皇上,我南燕雖然多年來偏安一隅,但軍隊可不是白養著的。隻要朝廷需要,皇上隻需一聲令下,我們武將士兵一定不會讓皇上失望!”帝師大人抱拳說道。
皇上見他二人爭執不下,便開口說道:“諸位愛卿都是為國效力,朕都明白,有諸位愛卿在,朕很安心。”
“那麼依帝師大人高見,此次出兵我南燕應該如何應對呢?”丞相問道。
“目前大皇子還在與北燕國血拚,此次南北受挫,可謂是讓朝廷腹背受敵啊。”丞相適時提起慕容逸。一來可以讓皇上感覺到,慕容逸是個有擔當的皇子。二來也是提醒皇上,既然慕容逸去了前線,那麼其他幾位皇子,也沒有坐鎮京師之理。
“不知今日早朝,諸位大臣是如何看待這次出兵之事的?”皇上問道。
既然已經鬧到他這裏了,想必早朝時分就已經討論過了,現在隻是想讓自己拿出一個決定罷了。
“回皇上,朝廷上一致認為,此次柔然國和大夏國突然出兵,後備軍需一定都有問題,我們隻需以快打快,挫其銳氣即可。不過丞相等人也覺得,先派使臣去談判,了解到對方的目的,可以更好的把握對方的弱點加以削弱。”九王爺作為監國之人,總結性的說道。
“帝師大人,目前朝廷可用的武將,大約有多少?”皇上問道。
“目前除了定遠軍和天機營,一在定州一在青城,其他的朝廷都還未曾指派。”帝師大人說道。
從接到密報開始,帝師大人就在盤算著,該用哪些人哪些軍隊前去應戰,現在皇上問起來,想必皇上已經有了決定了。
“青城的天機營應該不日就會返京,不愧是我朝第一武將家族,為朕解決了不少難題。”皇上讚賞道。
“丞相,你選定好隨行的使臣,這場仗,咱們要打,但是不能硬打。”
“是。”丞相大喜,這樣一來,自己就能給慕容逸爭取到不少時間。
“帝師大人,鎮國公,朕打算派羽林軍北上杏城,北府軍南下長安,隻是這各軍將領,還有待商榷,二位可有得力之人推薦?”皇上問道。
“皇上,臣弟覺得,其實司城將軍乃是帝師大人一手帶出來的,隻要皇上允準,帝師大人不計前嫌,由他帶領羽林軍,杏城不是問題。”九王爺說道,他想將司城忠推出去,自己還有要事要辦。
皇上特意看了看帝師大人,如果他不同意,皇上也不會勉強。不過帝師大人說道:“臣不會為了一己私利,置國家朝廷與不顧,皇上不必考慮老臣。”帝師大人正義凜然的說道。
“如此甚好,不過帝師大人放心,大人的恩情,朕會銘記在心。”皇上說道。
“那麼,羽林軍的事情定了,北府軍呢?”皇上說道。
“老臣願意...”帝師大人想主動請纓,為朝廷分憂。
但是他的話還沒說出口呢,丞相就打斷了:“帝師大人,您年事已高,再出去領兵作戰,外頭的大臣恐怕就要議論皇上的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