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老男孩》在海州一中取景拍攝的事情,李牧沒有在宋亮那裏久坐,而是趁著時間還早,專門到海州一中,拜訪了自己高中時的班主任。
李牧的班主任是一中幾個王牌班主任,所以每一年都在帶畢業班,高三學生每周隻休一,所以周六還都在學校正常上課。
李牧本以為自己隻是回母校找班主任聊一聊,沒想到從剛進校門,就被一堆熱情的學弟學妹圍了起來,甚至還有不少老師。
這段時間,整個海州一中都把李牧視作最大的驕傲,他雖然畢業還沒滿一年,但他在各大報紙上的簡報就已經被貼在了學校的榮譽欄裏,而且學校還給了他一個“榮譽校友”的稱號,由於李牧的年紀跟這幫學弟學妹們差不多大,所以對他們來,李牧是他們眼中最接地氣的偶像。
剛一進校門就引發了一場騷動,李牧半沒能到教學樓,而他在高三時的班主任龐大海,則跟著年級主任一同趕了過來。
對龐大海來,去年李牧那個班裏,如果要自己選出幾個最心儀、最看好的學生,自己數出三十個來,也未必有李牧的名字,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這個學生比較中庸,成績中上,表現普通,沒什麼出彩的地方,自己對他最大的印象還是他英語偏科特別厲害,但是高考之後,自己才知道,這個英語一直偏科的子,英語竟然考出了150分的滿分,簡直匪夷所思,甚至還考上了人大,就更是做夢也想不到了。
更讓他驚歎的,就是李牧上大學沒多久,竟然就弄出了1這麼大的動作,他的事情被各大電視台甚至華夏央視報道的時候,連校長都激動不已,那幾。全校都處在一種亢奮的狀態之中,包括龐大海自己。
年級主任把圍著李牧的學弟學妹們分開,然後便熱情的跟李牧打招呼,他和龐大海一樣。連續好多年奮戰在高三年級,當初也是李牧的年級主任。
李牧禮貌的跟他以及龐大海問好,龐大海之前就接到過李牧的電話,知道他這次的來意,於是便趕緊帶著他去了政教樓。今知道他要來,校長都專程在周六過來加班,就是為了等他。
李牧跟著龐大海和年級主任一起來到校長辦公室,海州一中的老校長崔廣山已經在這裏等候多時了。
崔廣山今年快六十歲了,這個年紀的人,又在教育體係幹了很多年,話官僚氣息很重,倒不是他跟李牧擺架子,而是總跟李牧一些********上的事情,叮囑李牧要為海州一中爭光、為教育體係做貢獻、為國為黨為人民服務。
李牧虛心聽了半。連連點頭,聽他的差不多了,這才開始進入正題,:“崔校長,我跟現在比較出名的一個樂隊合作,想拍一部關於青春的微電影,裏麵有一部分中學裏的戲份,想在咱們海州一中拍攝,想征求下您的許可。”
崔廣山點點頭,:“這個我都聽龐老師了。原則上呢,我是肯定沒有意見的,不過我得告訴你啊,拍電影。就一定要拍健康積極向上的東西,要有教育意義,這樣才是對社會負責,你明白嗎?”
李牧立刻表態:“那是肯定,您放心,絕對弘揚正能量。”
“什麼正能量?”
“噢。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崔廣山滿意一笑,:“你準備什麼時間拍攝?大概要拍多久?我讓全校師生配合你,不過你也得把握好尺度,不能太過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
李牧:“預計最多也就拍兩三!”
崔廣山爽快的道:“行,到時候直接讓龐老師跟你對接,你們倆熟,有什麼需求,你跟他提,咱們海州一中還沒拍過電影呢,到時候你可得把海州一中的名字給我拍進去,不許學那些虛構的電視劇電影,胡亂改個不存在的名字掛上去。”
李牧拍著胸脯保證:“崔校長您放心,不但拍的時候要把咱們海州一中的大牌子拍進去,鳴謝一欄,第一個就是咱們海州一中的名字,怎麼也是我母校,我也是為了這點情懷才舍近求遠、從燕京跑回來取景的。”
崔廣山眼睛一亮,點頭笑道:“沒錯,情懷!人呐,什麼時候都不能少了情懷。”
……
跟學校談妥,李牧便鬆了口氣,劇本牽扯到在海州的取景地點,戲份最多的就是海州一中,其次是火車站以及破舊的理發店,火車站也好辦,花點錢就能解決,理發店就更好解決了,海州大街巷多不勝數。
剛定完這件事情,李牧準備回家時,張克軒又打來電話,他們四個人已經開車到海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