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汽車廠商和互聯網行業還沒有什麼交集,和高科技的計算機以及軟件行業也沒有什麼交集。
這種感覺就像是從來沒有做過智能手機的手機品牌,忽然有一要被市場逼著開始研究智能手機。
但是他們在這之前,甚至還沒有做過一台彩色手機。
這樣一來,他們麵前的工作量就變得極其浩大。
不但要開發整套係統,更要把整套係統對應的硬件全部與這套係統做好適配。
即便是豐田與大眾這樣的頂尖汽車企業,現在也沒有獨立打造一套智能人機交互係統的能力與基礎。
而且,把中控換成彩色屏幕,光是硬件的供應鏈就夠他們麻煩折騰的。
那要重新設計內飾,重新開發研製模具,更要在全球尋找合適的硬件供應商,重新整合出一條新的供應鏈出來。
德國人率先對這件事情感到絕望,因為他們發現,就算他們整合好了供應鏈,他們在一到兩年時間內,也不可能開發出一套與牧野汽車相提並論的交互係統。
如果隻是在車裏塞上一塊彩色屏幕,但是又不能讓這套彩色屏幕變得智能起來,那消費者一樣不會買單。
而且李牧還有一個殺手鐧,就是keyhle提供的地圖和導航。
由於keyhle這家公司是李牧和穀歌聯合收購的,所以他和穀歌早就已經把權益閉環設定清楚。
首先,keyhle絕對不會授權任何一家與汽車相關的企業,使用keyhle的任何技術和數據。
其次,keyhle也絕對不會授權給出了牧野科技和穀歌之外的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使用。
如果大眾和豐田想要開發出一套導航係統的話,那麼它一時半會兒,連完整的數字地圖版權都買不到。
豐田或許能買到日本的本土地圖數據,但是他們的豐田汽車暢銷全球,他沒有辦法購買到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字地圖。
keyhle可以,如果是之前的keyhle,也一定會數據和地圖賣給豐田這樣的公司。
但是現在的keyhle,不會給豐田、大眾、奔馳、寶馬任何機會。
如此一來。幾家汽車企業想在自己的車上實現各國家地區導航,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就連喬布斯發布的初代iPhne和前幾代iPhne,他們使用的地圖服務還都來自穀歌。
而蘋果自己的地圖一直到01年才正式上線,而且在前幾年蘋果地圖的使用,體驗一直非常糟糕。
由此可見,上輩子穀歌地圖依靠keyhle的基礎,在電子地圖上的領先水平,遠超蘋果。
蘋果用了好幾年的時間上線蘋果地圖,也並不是趕超了穀歌地圖,而是終於有能力替代穀歌地圖。
實際上,世界上最好用的電子地圖,一直都是穀歌,其他的誰都不行。
而現在,李牧與穀歌、keyhle已經達成了三方協議,汽車領域,keyhle的一切基礎,以及穀歌在keyhle基礎上做的一切創新技術,在汽車領域都獨家給牧野汽車,排除所有同類競品。
未來,全世界的汽車品牌,誰都不可能用上穀歌地圖。
所以,光是這一點,就讓其他汽車品牌的車載導航發展步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