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的長河中,數千年的文學和基督教文化現象,猶如浩瀚的星空,既廣闊無垠,又群星燦爛;既深邃又神秘,使人困惑,又令人向往,仿佛有一種巨大的感召力,激發人們持續不衰的探索熱情。隨著歲月的流逝,文學和宗教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人類的視野也在不斷擴大,智慧在不斷增長,一代又一代的先賢對文學與宗教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給後人留下了探索的足跡,樹立一行行前行的標杆,帶領人們向無垠的星海前行,越到深處,更覺它玄妙莫測,正是它的無窮魅力才吸引著無數的仁人誌士不懈地探索下去。
在人類創造的各種文化形態中,文學和宗教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都是人們在原始社會創造的,在有文字之前,就有了文學和宗教。宗教是人類最古老的意識形態之一。對於宗教的產生,由於各民族的曆史及社會背景不同,人們的認識也不一樣。如希伯來民族曆經戰亂、屠殺、被擄掠等災難,他們的宗教信仰在不斷發生變化。定居之初,耶和華是各部落的主神;建國之後,耶和華成為國家的保護神;在巴比倫被囚期間,他們不甘心被侮辱和虐待,盼望救世主降臨,拯救希伯來人,使他們重返故土,耶和華又成了宇宙的主宰,引導他們擺脫異族統治。在波斯滅巴比倫後,希伯來人回到家鄉,在耶路撒冷重建神權政體,規定隻準信奉上帝耶和華,從此,猶太教發展起來,並規定了教義教規,確立《舊約》為猶太教經典。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必須遵守摩西所傳的十條誡命和其他律法,世界末日將有彌賽亞來拯救猶太人,新的大衛將重建以色列於耶路撒冷,建立神聖的國家。
古希臘人的宗教觀念,在氏族社會時期,崇拜的對象一般是氏族的祖先或作為祖先之象征物的圖騰;或是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自然物,在此基礎上衍生為各氏族部落的保護神,後來成為城邦的保護神,希臘城邦的保護神各不相同,在行吟詩人和歌唱者的傳播下,融合了各地區、各氏族的宗教神和相關的英雄傳說,形成希臘民族的英雄神話。奧林匹斯教是希臘的正統宗教,希臘人形成了世界是神創造的、靈魂不死、命運天定等觀念。早期的希臘宗教“神人同形同性”,人與神的區別,在於神長生不老、法力無邊,人的生命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希臘宗教是多神論宗教,每個神並不排斥人們對其他神的崇拜,隻是在祭拜時,被忽視的神會對人進行報複。希臘宗教沒有係統的教義和經典,祭司並不傳教,隻是處理有關宗教儀式的事務,很少幹涉世俗生活。除此之外,在古希臘,還有流行於民間,具有古埃及宗教的神秘色彩,希臘人接受了東方的善惡報應、靈魂轉世的信仰,通過齋戒使靈魂擺脫肉體,與神結合。這種宗教給人善有善報,來世幸福的美好想象,得到眾多人的信奉,對歐洲後來的宗教觀念產生過重要影響。
關於宗教的產生,古希臘羅馬學者德謨克利特、伊壁鳩魯、盧克萊修認為,由於人們的恐懼產生了神,恐懼來自兩方麵:一是對死亡的恐懼,一是神對人懲罰的恐懼。古猶太神秘主義哲學家斐洛和古羅馬神學家奧古斯丁認為,上帝是絕對超驗的存在物,是萬物的基礎和源泉,上帝是全能全知和全善的最高實在。除此之外,還有如下幾種觀點很有代表性:
休謨認為宗教起源於人對未來的恐懼和無知。他在《宗教自然史》中說:“對幸福的急切關心,對未來不幸的畏怖,對死亡的恐懼,對複仇的渴望,對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欲求,人們由於為希望和恐懼所擾,特別是為恐懼所擾,便以一種惶恐不安的好奇心來細察未來原因的源泉,考察日常生活中多種多樣、互相矛盾的事件。在這種漫無秩序的場合,他們用更為漫無秩序和驚恐不安的眼睛看到神靈的幽暗的蹤跡。”人類對自身的關切、對未知現象的恐懼產生了宗教,這種宗教關注的是現實幸福,而不是天上的幸福,因而帶有無神論色彩。休謨還對宗教的迷信、狂熱、野蠻等進行了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