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煉一中現有的146名專任教師中,研究生學曆9人,在讀研究生22人,本科學曆128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特級教師1人,省級教學能手5人,市級教學新秀13人,省級骨幹教師4人,市級9人,區級10人,高級教師43人,一級46人。為促進青年教師群體專業成長,蘭煉一中從確立目標和評價標準入手,確立了“培養一支高素質、教風實、有特色、複合型的優秀教師群體”的培養總目標。學校教師平均年齡不足30歲,一個朝氣蓬勃、充滿智慧的骨幹教師隊伍已經形成規模,這標誌著學校辦學的軟實力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水平。
科研促教是蘭煉一中的又一特色。蘭煉一中認為,教科研是生產力,是學校前進的原動力。學校認真抓教師觀念的轉變,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各學科老師都已經將現代化教育手段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將學科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綜合利用教學資源,使課堂教學增加內涵。學校堅持“請進來、送出去”的培訓形式,主動適應課改、高考改革的發展。學校立項省級校本研究課題9項,其中兩項為“省級重點課題”,課題全部圍繞課堂教學的改革展開,涵蓋廣,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學的良好局麵。蘭煉一中領銜的課題《研究性學習中的民主與創新及教學實效》的研究,已經被國家教育科學“十一五”教育部重點課題立為子項,7項研究課題成為蘭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重點課題;很多教師的論文獲得省級一、二等獎,大多教師的論文獲得市級一、二、三等獎。此外,青年教師馬婷在全國英語教學競賽中榮獲高中組特等獎,還有老師榮獲“甘肅省第二屆‘創新杯’新課程語文教師優質課大賽”一等獎和省“教學能手”稱號等榮譽。
把質量領先作為立足講台的必要條件,把科研促教作為提升教學質量的必要手段的教學風尚已經在蘭煉一中蔚然成風。這在開闊著學科教學智慧視野的同時,又培植了智慧生長的文化土壤,蘭煉一中的老師們引導學生們沿著文化的流水和山脈去追尋流動著和升騰著的智慧,使學生在這裏生長理想的翅膀,裝飾生命的輝煌。不論是考取北大、清華或什麼樣高校的蘭煉一中的學生,都感受著母校先進的教學方法使自己受益,這些學生又反過來為名校增添色彩,使名校發揮著品牌效應。蘭煉一中以優秀的教育質量連續十七次榮獲蘭州市“教育質量優秀獎”,名列蘭州市省級示範學校第二名,成為蘭州市乃至甘肅省教育領域的一個獨特的現象。學校連續8年高考升學率名列全省企業學校之首。
把嚴謹治學和全方位育人結合起來,靠養成教育、量化考核,打造成人成才的德育模式,形成全麵協調的發展格局。
提起蘭煉一中,人們自然會想到一個字“嚴”,嚴明的紀律、嚴格的管理、嚴謹的學風。這些帶有“嚴”字的特色文化,構築了蘭煉一中堅守教育信念,履行教育承諾。也正是在這樣的“嚴”字下,才使得每一個蘭煉一中人能夠從中實現個人的價值,使得每一個蘭煉一中的學生才能夠學有所獲,使得每一個家長才能夠放心地把孩子交給蘭煉一中。這是一所學校的風範,是一所學校的精神。
蘭煉一中提倡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觀,要求從老師到後勤工雜人員都要肩負起德育教育工作,即使食堂炊管人員的一言一行也要有德育教育的示範作用,要在平等的基礎上善待每一個學生,不要因為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區別對待某些學生。在老師們的心裏,教好每一個學生是自己的天職,讓學生們都能成功才是自己的驕傲。學校要求老師要胸懷博大,尊重學生差異。老師不僅是學生的良師,也是慈愛的長者,更是學生的知心朋友,老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也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教育學生學會做人。
蘭煉一中是蘭州市最早推行班級建設、學生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的學校之一。學校已形成了校黨支部、校務會領導下的政教處、團委、政治教研組、年級組、學生會、班委會為主體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絡體係。通過定期召開職代會、德育工作研討會、班主任例會、團代會、學代會,推行班級輪流值周製度,傾聽學生的呼聲,充分體現學校管理的民主。通過勞模及成功人士的報告會和軍訓、給父母生日寫信等形式,促使學生養成教育。學校還注重學生幹部隊伍建設,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之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和工作能力,當好老師的助手。通過組織各類競賽活動,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蘭煉一中用愛的行動,來教育學生們感知愛體會愛學會愛,在愛中學習做人,在愛中全麵發展。“不讓每一位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是學校的宗旨。學校建立了貧困學生檔案,製定了“愛心救助,扶貧濟困”製度,長期對貧困學生實行獎勵和減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