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千姿百態的中國詩詞(13)(1 / 3)

楚人自古好弋獵,誰能往者我欲隨。

紛紜旋轉從滿麵,馬上操筆為賦之。

《途中賡禁體雪韻》宋·許月卿野店衝寒出曉芭,渾如踏月過溪沙。

五漿先具簷頭蕊。

六博爭雄屐齒花。

狐白裘成天不管,玉清境淨地無瑕。

素光自是漁人物,披得一蓑來酒家。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樓》為題的詩有51首,形式多樣。其中有七篇禁體詩聯句,是乾隆皇帝與侍從及諸大臣約定寫禁體詩聯句,以詠海為主要內容,禁用以水字及帶水字旁的字,違者罰酒三杯。

詩序有雲:“……登澄海樓,望雪霽千峰,波明萬頃,天容海色洵屬奇觀。時張照(刑部尚書,著名書法家)、梁詩正(東閣在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侍從,因與聯句,凡字畫涉水部者概不用,仿歐陽《詠雪》禁體也。”

現節抄乾隆君臣第一次澄海樓聯句如下:

禦製康回昔憑怒,使地東南傾。

太始本無始,(臣張照)常盈是不盈。

雙丸出其裏,元氣鼓為營。島嶼藐拳石,禦製軒樓敞繡甍。巍嶷疑貝闕,仿佛見瑤京。鞭石橋終斷,(臣梁詩正)噓煙市乍更。星槎何處轉,鼇柱若為擎。邈矣端倪豁,禦製雄哉氣象崢。

乾隆十九年(1754)七月,從避暑山莊東巡。十月丁末(初二),入山海關,登澄海樓,與侍從大臣汪由敦(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劉綸(文淵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用禁體聯句疊前韻賦詩,“既暢登臨,並誌歲月雲”。

乾隆四十三年(1778)九月,自盛京回蹕,庚子(十九日),駐文殊庵行宮。辛醜(二十日),登澄海樓觀海,“與侍從大臣於敏中(文華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大貪官),梁國治(東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著名書法家)再疊前韻聯句,詩中禁體亦循前例也”。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八月,自避暑山莊東巡。九月,從盛京回蹕。

十月癸亥(初五)入關,駐文殊庵行官。次日,登澄海樓望海,再疊癸亥舊作韻,作七律一首;又三疊前韻賦《澄海樓》五古一首。還在澄海樓第四次君臣聯句,“計自癸亥聯句及甲戌、戊戌疊韻,中間四十年矣。命梁國治、董誥(東閣大學士、太子太傅)仍依禁體,賡和前吟”。詩的結尾乾隆聯句雲“……促成五字吟,記予四度程”。這是乾隆君臣最後一首澄海樓聯句詩,也是他最後一次登澄海樓望海。

《大龍湫歌用禁體》清,阮元山回路斷溪穀窮,靈湫陰龍所宮。

眼前無石不卓立,天上有水皆飛空。

飛空直落一千尺,鬼神不任疏鑿功。

絕壁古色劃爾破,山腹元氣衝然通。

有時靜注絕不動,春陽下照神和融。

有時飛舞漸作態,已知圓嶂生微風。

一甌春茗啜已盡,水花未散猶複搖玲瓏。

颯然乘飆更揮霍,隨意所向無西東。

不向尋常落處落,或五十步百步皆蒙蒙。

豈料仙境在人世,誰作妙戲惟天公。

雲煙雨雪銀河虹,玉塵冰珠簾櫳。

萬象變幻那足比,若涉擬議皆非工。

石門飛瀑已奇絕,到此始歎無能同。

惟有天柱矗立龍湫中,屹然百丈與此爭雌雄。

亦有將鑲嵌體稱為禁體詩的,但這不是禁止,而是限製,不應該叫禁體詩。明代的一知府曾出一5個字均為“入聲”的上聯,聯曰:“屋北鹿獨鳴”,此上聯雖然難對,但一個叫徐浠的人卻對得十分巧妙:“溪西雞齊啼。”後來,就出現了限用“溪西雞齊鳴”5個“平聲字”為韻,再嵌入“一、二、三、四、十、百、千、萬”等字作詩的遊戲。在清末北京文人舉辦的一次以“閨怨”為題寫禁體詩的賽詩會上,獲得第一名的是一位女子,她寫的詩是:

六曲圍屏九曲溪,尺書五尺寄遼西。

銀河七夕秋添鵲,玉枕三更冷聽雞。

道路十千腸欲斷,年華二八發初齊。

情波萬裏心如一,四月山深百舌啼。

有限溪、西、雞、齊、啼韻,嵌用數目、丈、尺等字,作者極見巧思。

檢《雜體詩鈔》,又有徐兆奎《閨怨》二首,亦仿此體:

萬裏三州百粵溪,樓台六七畫橋西。

八千書寄九秋雁,十二腸回五夜雞。

何日半簾雙膝半,幾時一案兩眉齊。

纖纖丈室尋刀尺,散四愁還嬌淚啼。

又:

兒童六七戲前溪,二八佳人住閣西。

尺素夢來千裏鯉,半床愁絕五更雞。

九秋十稔期難定,四達三條路不齊。

百萬回腸繞丈室,一抬兩眼淚雙啼。

近代胡穎之所作《悶坐成禁體詩用“溪西雞齊啼”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雙兩半尺丈寸東西南北”字》:

東流百尺半山溪,十萬閑愁付海西。

尺素寸心雙剖鯉,千紅一醉四聞雞。

九霄北鬥七星朗,六月南風五兩齊。

逝水年華剛二八,不堪杜宇再三啼。

程瞻廬《唐祝文周四傑傳》第五十四回“屏後聽詩癡絕小婢女燈前正拍顛倒虞美人”

那時秀英取出一紙近作,送給文賓過目。原來是春閨為題的禁體七律詩,限韻很苛,限的是“溪西雞齊啼”五字,又須限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萬千百兩丈尺雙半”等字,文賓讀那小姐所詠的一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