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滏陽河流域的環境整治(14)(1 / 3)

七、農業概況:該縣主要農產物為玉蜀黍,小麥,高粱,燕麥,其次為棉花,落花生,山芋。因棉花獲利較豐,栽培麵積,年有增加,若政府再加以提倡,給與優良品種,則棉業之發展,可操左券。牲畜,以牛為最多,其次為騾馬驢,豬雞之飼養,最極普遍。農家副業,有編蘆席,織布,結繩,榨油,等項,農民經濟狀況,較曾經視察之滄縣,鹽山,武邑三縣稍佳。

八、合作事業:該縣現有信用兼供給之合作社三十二處。正在籌備者,有八十餘處。全縣合作社員總數八百八十五人,股金總額三千六百九十六元。該縣民眾對於合作事業頗能踴躍參加,故於將來之發展。頗有希望。

九、視察意見:

1.鑿井洗堿:該縣荒堿地甚少,且農村經濟狀況尚佳,鑿井容易辦到,故擬以鑿井洗堿為主,以施用酸性肥較為次,則堿地自可逐漸改良矣。

2.指導栽培耐堿農作物:該縣植棉事業,年來逐漸推廣,因勢利導,更易推行。尚有可注意者,視察時見該縣農家栽培之向日葵,生長甚佳。向日葵雖為抗堿覆雨翻雲,他處未嚐見,而此處獨有之,蓋以葵生長極易,籽可榨油,價值頗高,亦可指導栽培之。

武邑縣

一、位置及麵積:該縣堿地,大部分均在乾河,其次則由馬囘台至楊莊之一段,餘則星散各區,麵積甚小。縣政府曾飭各區警察按村調查,統計全縣堿地為一百七十二頃九十四畝五分九厘二毫。此種調查,因農民不甚了解其意義,難免有以多報少,若按視察所見,估計全縣荒堿地至少有二百頃以上。至於曾經多年墾植之熟堿地,約有三百頃。

二、地勢及成因:堿地多在乾河,而乾河為積水不泄之區,其低窪可知。高處農田之礦物鹽類經雨水之洗刷而彙集於此,日積月累,遂成堿地。當視察時,每一乾河之河底河邊,均有一層白色堿類。

三、河道:河流有四道,即滏陽,亭子,老漳,龍治是。滏陽河由西北角之孫村流入縣境,經遣頭鎮,龍杏鎮,趙橋鎮,岔河而入武強。夏秋水量甚大,春多頗缺。沿河農民。灌溉田園實利賴之。亭子,老漳,龍治,均為乾河。河底距普通農田平均約深五尺,寬度不齊,有寬至四五十丈者,有狹至六七丈者。河內現有耕地不少,據聞均係民產,詢諸縣政府人員,則以無從考察對。就現勢論,已耕種者認為民產,未耕者屬官荒。

四、潛水麵:滏陽河之兩岸,潛水麵較高,通常約在地下六尺。非沿河區域之潛水麵,深度在五尺至一丈之間。縣境內所有井水,均含堿分頗重,不適宜於灌溉。縣政府雖極力提倡鑿井,曾有每鑿洋井一口,由縣府津貼八十元之規定,但鑿井者仍屬寥寥。

五、農業概況:農作物以玉蜀黍小麥小米等居多,棉花落花生間亦有之。牲畜以牛馬最多,其次為驢騾,最少為馬。農家副業,有織布結繩編蘆葦席等。果品,梨棗之生產頗豐。農民經濟情形,優於滄縣鹽山而次於武強。

六、合作事業:該縣合作社,據最近調查,已成立者有二十二處,正在籌備者有十三處。

七、視察意見:治河

該縣堿地大部均在乾河,故改良該縣堿地,實無異改良乾河。乾河雖屬無水,但當雨季,則為排水之要道,若聽農民自由開墾,不但產權不清,易興訟案,即於水利方而,亦恐弊病良多,故擬就現有乾河河道,加以整理,掘深河底,將所出之土加於河岸,鋪作農田。(現有河麵甚寬,預計能得農田二百頃以上。)地麵加高,又易新土,則堿質自輕;河底加深,則積水得以排泄而無阻。整理完善之後,由附近農民領種,複其賦稅,如此辦法,於水利堿地兩有裨益也。在不沿乾河之堿地,可指導栽培抗堿作物,灌溉方麵,則先驗淡水層之深度,鑿井辦法,亦可推行。

《邯鄲組織改良堿地協進會》

邯鄲縣堿地植棉事宜,原委托棉產改進所邯鄲區指導所代辦,定期合作三年,訂有合同在案。其去年代辦東西來馬台三家屯、胡屯等處堿地植棉,成績頗佳;惟該區所自改隸河北省棉產改進會後,組織變更,原訂合作合同,自不能繼續生效。故從本年始,關於該縣之改良堿地事項,收歸大名區技術分處承辦,並應準該分處之所請,著即據章組織改良堿地協進會,以利各項事務之推行。

《令平鄉區技術分處查明曲周縣鹽土堆麵積估計攤平費用數額具報》

長廬鹽區改良堿地委員會堿字第七一號訓令平鄉區技術分處案準長廬鹽運使署移付曲周縣長梅智民號稱擬請籌發款項,俾便以工代賑,除平淋鹽土堆,以靖硝氛……等情到會,查該縣係重堿區域,囤積之鹽土堆,自不在省,究竟麵積若幹,其撥平費用,約需幾何,亟應詳確查明,以憑核辦。合行令仰該兼分處長即使遵照剋日派員前往曲周縣實地查勘,並估計攤平費用數目,具報察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