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中國廣電管理與發展改革(2)(2 / 2)

國家廣電總局對《電視劇製作許可證》實行總量控製、動態管理。已經取得甲種證的單位其製作業績如不能達到規定要求的將給予警告;連續兩年業績均未達到規定要求的,則降格為乙種證單位;兩年仍無業績的則取消其電視劇製作資格。製作業績連續兩年達到甲種證規定條件的乙種證單位可晉升為甲種證單位。經省級以上廣播電視部門批準,製作能力較強,業績突出,持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可以獨立申領《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

申請《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的單位應符合以下條件:有與其業務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和專業人員,其法定代表人應取得省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部門頒發的《廣播電視節目出品人資格證》;有與其業務相適應的資金和專用設備;符合國家製定的電視劇製作發展規劃。

電視劇製作單位先向所在地省級廣播電視局提出申請,省級廣播電視局初審通過後,報國家廣電總局審批。

我國電視劇製作機構數量很多,產量很大。為幫助全國各類製作機構更好地選擇投資項目,避免資金、人才、設備、市場的分流和損失,廣電總局還開展了電視劇題材規劃,對電視劇製作進行總體上的調控和服務,使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市場更廣闊,並使製作整體上結構合理、比例協調、競爭有序。

問:請簡要談談廣電產業發展和改革的情況。

答: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深化文化體製改革,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對廣播影視來說,一部分是事業,一部分是產業。

大力發展廣播影視產業是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推動文化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廣電總局在加強對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節目市場的規範管理和宏觀調控的同時,有步驟地實行多項優惠政策,鼓勵和扶持規模化生產及多樣化、社會化製作,取得了顯著效果。

今年以來,廣電總局適當調整現行管理政策,降低廣電準入門檻,進一步向社會開放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務,包括適當放寬設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單位“主管部門”和所有製形式等限製條件以及放寬《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申領資格等方麵的限定。允許社會各類投資、谘詢、發行公司或機構,從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務,由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作為業務主管部門,實行行業管理,鼓勵和允許符合條件的社會力量投入到電視節目製作行業中來。最近,廣電總局還批準了幾家非公有製製作機構的電視劇製作資格。這些政策的相繼出台,對整個電視劇產業,特別是對中國廣播影視產業化的發展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廣播影視產業要做大做強,要把廣電產業的發展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之中,把市場份額、收視率和票房率作為評價作品的重要尺度,把經營性資產與非經營性資產適當分開,堅持產業化發展、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集約化經營。

廣電總局將進一步改善和優化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發行的公平競爭環境,對現有國有節目製作單位進行全麵改革,推進現代企業製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鼓勵用國有優良資產吸引、嫁接、置換民間資本,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大力發展混合所有製的節目製作機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鼓勵以資產為紐帶,通過兼並、收購等手段形成規模效應,推動國有節目製作經營機構和非公有製製作機構的共同繁榮發展。